2025年3月5日,春风轻柔地拂过冀热辽抗日根据地,为这片浸染着英雄热血的土地,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在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前,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收藏家李印政抗战文物捐赠仪式,正在拉开帷幕。

在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前,人群渐渐聚集,每一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激动与崇敬的光芒。

李印政馆长站在台前,他的身姿挺拔,眼神中满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与铭记。此刻,他即将把自己多年来悉心收藏的抗战文物,无私地捐赠给这片与抗战历史紧密相连的土地。这些文物,是他踏遍万水千山,历经无数艰辛才收集而来的,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是他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他缓缓开口,声音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向在场的每一个人讲述着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从战火纷飞的战场,到百姓们艰苦的抗争岁月,那些尘封在岁月长河中的往事,在他的话语中鲜活起来。他说,这些文物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收藏,更是属于整个民族的记忆,他希望通过捐赠,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让抗战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他的话语,如同春风,轻轻拂过每个人的心间,唤醒了大家内心深处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地北头镇党委书记徐子余走上前,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李印政馆长的感激,以及对这片土地上红色文化传承的坚定决心。

他回顾了鲁家峪在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那些在枪林弹雨中不屈不挠的身影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他说,鲁家峪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先辈们的奉献,他们将继续守护和传承这份红色基因,让它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镇党委书记庄重地为李印政先生颁发捐赠荣誉牌匾及证书,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那块牌匾、那本证书,不仅仅是对李印政先生个人的认可与表彰,更是对他多年来为红色文化传承所付出努力的高度赞誉。它们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期许。

遵化市武装部政委送上的锦旗及证书,更是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红色传承的道路,让人们看到了社会各界对红色文化的重视与支持。

领导的致辞,如洪钟般在广场上回荡。他强调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指出这些抗战文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坚韧与不屈,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他呼吁大家要珍惜这些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捐赠仪式结束后,众人在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馆长刘超的带领下,步入陈列馆。馆内,那些静静陈列着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刘超馆长饱含深情地讲解着每一件展品的来历和背后的历史意义,大家静静地聆听着,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

这一刻,时间仿佛倒流,大家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为了民族解放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

走出陈列馆,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鲁家峪抗战纪念碑前。“唐山红”微信群的群友们精心准备的花篮,摆放在纪念碑前,鲜花簇拥,寄托着对先烈们无尽的哀思与敬仰。

随后,他们开始朗诵纪念诗歌,激昂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饱含着对先烈们的深深敬意和无尽思念。那声音,如同穿越时空的呐喊,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红色记忆,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在宣教中心举行的“鲁家峪之春”书画笔会,为这场红色盛宴增添了一抹艺术的浪漫色彩。

大家围坐在一起,挥毫泼墨,用丹青妙笔抒发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一幅幅书画作品在笔下诞生,有的描绘了鲁家峪的美丽风光,有的展现了抗战时期的热血场景,还有的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创作,更是情感的寄托,它们将红色文化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熏陶。

最后,大家一同前往冀东军分区司令部旧址、《唐山劳动日报》旧址、日军杀人枯井等地参观。这些红色遗址遗迹,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它们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散发着一种坚韧不拔的气息。走进这些旧址,触摸着那些古老的墙壁和物件,仿佛能够感受到革命先辈们曾经在这里奋斗的身影和炽热的心跳。

这一天,鲁家峪成为了红色精神的汇聚地。李印政先生的捐赠,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人们心中对红色文化传承的热情。

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都像是一颗红色的种子,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责任,从这里出发,将红色基因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会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红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抗战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赞李印政捐赠抗战文物

文/读你

鲁家峪里忆烽烟,

印政倾诚献古篇。

文物重光添史韵,

丹心一片护英贤。

山河旧影凝于此,

岁月悲歌鉴在前。

义举长垂昭后世,

千秋功绩颂绵绵。

文物证烽火 英魂永长眠

文/读你

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

历史的风吹过鲁家峪的山脉。

那是英雄的土地先烈的骨骸,

在岁月里仍呐喊着不屈的情怀。

李印证馆长带着珍贵的抗战文物

如捧着燃烧的火种走进这片圣地

文物在玻璃展柜中静静伫立

却诉说着往昔战火纷飞的壮丽

三月里那是缅怀的季节

他偕同群友心怀敬畏

在鲁家峪抗战纪念碑前敬献花篮

白花似雪寄托着无尽的追思

纪念碑沉默却又似在倾诉

那些为自由而战的日日夜夜

馆长的目光穿越时空

与先烈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随后他们走进抗战遗址

触摸着斑驳的墙壁岁月的痕迹

每一块砖石都藏着一个故事

每一道裂缝都诉说着曾经的坚毅

“鲁家峪之春”书画笔会 墨香四溢

画笔在纸上描绘着希望与敬意

这是向革命老区敬献的爱心

是文化的传承是精神的延续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李印证馆长留下了温暖的足迹

他用文物唤醒沉睡的记忆

用行动诠释着对历史的铭记

愿鲁家峪的故事永远流传

愿这份对先烈的敬意永不消散

而馆长的善举如春日暖阳

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文物证烽火,英魂永长眠。记录者:陈沛玉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