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脉的褶皱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中,红旗渠精神如亘古不灭的火种,穿越半个世纪依然迸发着炽热光芒。红旗渠友好合作联合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便以"精神守望者"的姿态,在时代浪潮中劈波斩浪,将这抹精神亮色淬炼得愈发璀璨。

聚贤纳智 构建精神磁场

十年前,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太行山巅,联合会应势而生。它以"走出去引进来"为经纬,编织起一张跨越地域与行业的精神网络。60余位学界泰斗、商界翘楚受聘为顾问,百余位友好使者活跃在五洲四海,犹如播火者将红旗渠精神的火种撒向四面八方。

这些"精神使者"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国际论坛上,他们以生动案例让世界读懂中国奋斗;红色研学中,他们将红旗渠故事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熔铸成精神谱系;招商引资时,他们以精神魅力吸引10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驻足合作。如今,联合会已成为林州连通世界的精神枢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活水。

多维赋能 拓宽精神航道

联合会深谙"精神传承需与时俱进"之道,精心烹制了一道道精神盛宴。两届"红旗渠精神高峰论坛"吸引百位专家、百名企业家共襄盛举,百余家媒体的聚焦让精神光芒照亮大江南北。2017年央视《记录中国》栏目组的战略合作,更将这份精神火种播撒到全球视野。

他们既做"精神搬运工",又当"文化创新者"。组织成员赴红色圣地汲取养分,让红旗渠精神与时代精神深度交融;策划《筑梦的力量》大型文集,系统阐释百年红色基因;牵线北京恒和集团等企业考察,让精神力量转化为发展动能。从黄华镇庙荒村的扶贫款到茶店镇的人才振兴计划,联合会用实践书写着精神转化的生动篇章。

躬身践行 传递精神温度

联合会始终牢记"精神传承在于行动"的使命。疫情期间,他们为白衣天使送去慰问物资,事迹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洪灾面前,第一时间发起募捐倡议,将爱心物资送达受灾群众手中;科普捐赠行动中,为乡村孩子打开知识天窗。一封封来自革命纪念馆、慈善机构的感谢信,见证着这份精神力量的温暖传递。

"精神丰碑不是刻在石上,而是立在人民心中。"联合会主席邓军强的话语掷地有声。十载春秋,他们用坚守诠释初心,以创新延续使命,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当太行明月再次照亮渠畔,我们看到:红旗渠友好合作联合会正以精神火炬为指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镌刻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丰碑。

作者简介

邓军强,作者系作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新时代党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