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非缺少美,而是我们常常忽视发现美的眼睛。在奔涌不息的时代洪流里,红旗渠友好联合会的同志们,以一颗颗感恩与欣赏的心,于寻常处凿出精神的甘泉——他们不仅看见了美,更以滚烫的丹心与坚实臂膀,将温暖凝成了团队最美的底色。

这温暖,源自于“落红成泥更护花”的无言奉献。当会务组成员深夜子时灯火不熄,在台前幕后默默编织每一次盛会的经纬;当郭永亮用泥土中生长的质朴大爱无私回馈乡亲;当赵海钧精心为众人定制统一衬衫,杨慧奉上解暑茶饮,岳保红备好应急药箱……这些并非惊天动地的日常碎片,却如涓涓细流,终汇成精神的海洋。他们燃烧自己却不求回响,正如春蚕吐尽最后一缕丝,蜡炬燃至最后一滴泪,只将奉献本身当作无上的快乐与荣光。

这温暖,更熔铸于“一加一远大于二”的团队伟力。联合会人深知:一人一苹果交换后仍各持其一,然而一种能力与另一种能力的真诚交汇,却能裂变出无尽可能。从太行山麓到延河之滨,再至井冈翠竹深处,他们跨越山河万里追寻精神血脉的共振。每一次集体奔赴、深夜商讨、“衣襟相映”的整齐出行,皆非独行的孤勇,而是无数臂膀挽成的信念长城——它让个体的微光彼此辉映,最终凝结成足以照亮前路的星河。

红旗渠的每一滴水痕,都镌刻着前辈奋斗的印记;而联合会人的每一次携手,都在续写着这部精神传奇的当代篇章。那默默付出的身影、深夜不眠的灯火、衣襟相映的蓝色队列、翻山越岭的集体追寻……共同编织出团队最动人的温暖图景。

这温暖并非浮于表面的热流,而是由无数微小却坚定的光点汇聚而成。它如不息的薪火,悄然点燃人心深处向善的星火。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古训,在平凡人的奉献中落地生根;当每一次微笑与援手都在传递信念的温度——这源自团队核心的暖意,便拥有了塑造风气、凝聚人心的无形伟力。

正是这温暖,使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它如渠水般无声浸润,终将汇聚成滋养时代沃野的浩荡春水。一滴水的力量或许微弱,但万千水滴汇成的洪流,足以穿透磐石,塑造山川。红旗渠友好联合会人用行动证明:当心灵朝向同一个方向,当温暖成为团队的底色,平凡的集体便能焕发出改变时代的惊人伟力。

站在青年洞前,望着奔腾的渠水,仿佛能看见联合会会员们的身影在波光中浮现。他们以奉献诠释温暖,以行动延续精神,让红旗渠的水不仅灌溉了农田,更深润了心田。正如他们用行动诠释的:公益之路,亦是万千心灵回归精神原乡的旅程。

在这个百年未遇之巨变的时代,红旗渠友好合作联合会十年的奋斗与奉献,谱写出一曲温暖而坚强的宣言:当个体的星火汇聚成银河,当奉献的微光燃成不灭的火焰,我们终将在那永恒的精神原乡相遇。这,便是红旗渠精神最温暖、最动人的时代注脚。

作者简介

邓军强,作者系作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新时代党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