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司令部副总参谋长李大卫的祖籍是山东省德平县。父亲是随祖父从山东逃荒到河北永清县韩村镇落户。一家三代人靠种地谋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省吃俭用攒了钱就买点土地,慢慢地积攒起一份家业。在韩村街里开了个粮店字号叫同义永,到附近收购粮食往廊坊、天津倒卖,在天津还买了两个四合院做为分店。因永清县多是沙土地,适合种油料作物花生、芝麻的较多,又开起了油坊。

李大卫,原名李鸿源,1914年9月12日出生于永清县韩村镇西园子村,在永清县育德学校高小毕业。李大卫同志是一位忠诚的革命战士,他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各个历史时期。1937年,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全面侵华战争爆发。面对民族危亡,爱国青年李大卫于同年9月在家乡组织成立了"抗日青年义勇队"。这支队伍由当地热血青年高雅轩、杨少武、丁植兰、李雁秋、秦凤祥等人共同发起组建。义勇队成立初期,队员们苦于找不到党组织,不知如何开展抗日斗争。

1937年11月,转机出现。吕正操将军派来的联络员曹玉振与义勇队取得联系。次年3月,这支民间抗日武装正式被收编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自卫军北上抗日先锋队第九大队",李大卫被任命为大队长。1938年5月,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并,组建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吕正操担任司令员。7月,第九大队整编为冀中第五军分区主力部队第一大队,李大卫出任第一营营长。

在革命斗争的洗礼中,李大卫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1938年9月12日,经一大队一营教导员赵济舟介绍,李大卫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39年3月转为正式党员。1939年8月任冀中第五军分区第一大队参谋长;1940年2月调任冀中第五军分区司令部作战科长;同年9月转任冀中第十军分区北上支队长。1942年6月任冀中第十军分区东进总队副总队长兼参谋长,9月升任冀中第十军分区副总参谋长。

1938年,中华大地正笼罩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全国上下响应伟人毛主席"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的号召。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李大卫就是其中一位令人敬佩的代表。

李大卫本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拥有土地200多亩,家里雇用多名长工劳作。为防备永清、固安、安次、霸县一代的土匪抢劫,家中备有枪支弹药,家境殷实。当抗日的号角吹响时,他毫不犹豫地变卖了全部家产,将多年积蓄尽数捐出。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不仅捐钱捐物,还亲自带着家中的枪支弹药,率领六名会打枪的长工一起投身抗日战场。这六名长工原本只是普通的雇工,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都义无反顾地跟随主人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

在残酷的战争岁月里,这六位普通农民出身的战士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其中一人成长为副营长,带领部队屡建战功;另一人担任重要首长的警卫员,用生命守护着指挥员的安全。可惜的是,这两位勇士最终都在激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用鲜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篇章。

固安县林子里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场惨烈的突围战。1944年3月8日,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司令部副总参谋长李大卫奉命率领警卫连和机关干部70余人的队伍,前往平南大兴县执行开辟新区的任务。3月9日清晨,部队在行进途中遭遇数千日伪军的包围。在固安县林子里村,这支小部队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斗异常激烈,敌我双方在村中展开拉锯战。我军官兵与当地村民并肩作战,利用房屋巷道构筑防御工事。机枪射手李宝珍创造了单人毙敌百余名的战绩。经过整日激战,我军虽歼灭300余敌人,但自身也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

突围行动在月光下展开,指导员张勋带领突击班英勇冲锋,手持菜刀砍杀敌机枪手,最终壮烈牺牲。部队先后组织五次突围,许多战士在冲锋中倒下。当地村民也拿起武器参战,民兵队长李保林用手榴弹炸死多名敌人。

在副总参谋长李大卫的指挥下,这场持续两天一夜的战斗,最终以我军72人牺牲、仅2人生还的代价,换取了敌军近400人的伤亡。林子里战斗展现了抗日军民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战壮歌。

1945年9月,李大卫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司令部警备科长;1946年1月改任冀中军区司令部联络科副科长;5月调任冀中电信管理局局长;12月出任冀中军区总兵站总站长。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期间因叛徒陷害接受组织审查。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月李大卫任河北军区后勤部营房科长。1952年10月调任军委后勤学院教员,12月转任军委总后勤部训练部训练助理。1954年10月任军委总后勤部训练局副科长。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正团级)。1957年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

1959年12月李大卫转业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任院办公室副主任。1960年起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行政处处长。1964年5月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66年6月至1970年期间经历"文革"考验。1970年3月任农科院后勤部部长。1983年1月光荣离休,享受行政11级待遇。

李大卫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离休后,他依然关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李大卫同志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离休后,他依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他用96年的人生历程,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生命赞歌。

李大卫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品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记录者:张庭怀)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