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上午,哈尔滨市南岗区松花江街道公司街社区携手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记录者网,联合开展“小小背包客·图书漂流”活动。此次活动将优质图书资源精准下沉社区,以青少年社会实践为纽带,既为居民打造了触手可及的“书香驿站”,更通过“知识流动”激活基层文化活力,更是落实全民阅读国家战略、推进基层文化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为构建书香社会、涵养社区文明注入了鲜活力量。
当天上午,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志愿服务队队员赵佳旭、王腾、张春雨、蔺雨欣、张浩钰、于博雷、柳霁航及记录者网小记者志愿服务队队员韩梓淇、杨茜然、吴忧优、张淑瑜、尹恩泽、刘昌铭、吴晨阳、滕子萱、金盛等人,准时在道里区群力星光耀一期办公楼302室集合签到,一场以“传递知识、播种希望”为主题的公益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图书漂流不仅是书籍的物理传递,更是文化基因的代际传承——它让闲置资源转化为共享财富,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厚植公益情怀,让社区成为凝聚邻里情感、涵养文明风尚的精神家园。
在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徐源老师与记录者网黑龙江运营中心副主任滕兆达的带领下,双方紧密协作,高效完成了集合签到、图书清点分类、现场协调及流程把控等关键任务。活动中,“小小背包客·图书漂流”活动在志愿者及家长的引导协助下顺利开展。孩子们亲手搬运整理图书,在触摸书页、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既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更在心中播下“奉献、友爱、互助”的种子,摄影志愿者用镜头定格下这场“文化接力”中最温暖的瞬间。
随后,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搬运书架的重任,他们有序协作,先行前往公司街社区。上午9:30,学生及家长们带着装满图书的背包,乘车一同前往。到达社区后,大学生志愿者将书架搬运至社区活动室,学生和家长们默契配合,将图书及物料搬运到位并整齐上架——这不仅是书籍的摆放,更是知识桥梁的搭建: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窗口,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居民在阅读中打破隔阂;每一个书架都是一个支点,以文化力量撬动社区治理的“共建共享”。
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志愿者、“小小背包客”和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崭新的图书架在公司社区活动室安装完毕,上千册涵盖绘本、科普、文学等类别的图书整齐上架,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图书漂流驿站”正式向社区居民开放。这一驿站的建成,既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下沉基层”的具体落实,更是通过“图书漂流”机制,让知识从“静态存储”变为“动态传播”,让社区从“居住空间”升级为“精神共同体”,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活动尾声,孙国发书记和杨延眉书记共同为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们颁发了志愿服务证书,表彰他们的公益奉献精神。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志愿者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文化志愿服务”这一模式的认可——它证明了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巨大潜力,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文化治理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与活动的志愿服务负责人在总结时表示:“本次与公司社区的成功合作,是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文化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图书漂流驿站’的建立只是一个起点,后续将积极协助社区维护驿站运行,并探索更多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让书香持续浸润社区,让知识在邻里间温暖传递。” 图书漂流的意义,远不止于书籍的流转:它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满足了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以“小行动”践行“大文明”,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落地生根;更以“小平台”连接“大社会”,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文化的传播者、文明的建设者,为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凝聚起最广泛的基层力量。(记录者:李闻笛)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