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中阿网创立19周年纪念大会暨中阿创新合作论坛在中国国贸大酒店中国宴会厅举行。

我从中国夏都——西宁到北京有幸以“旗帜小记者”的身份与四位小伙伴共同受邀出席。当众人起立,在灯火辉煌的中国宴会厅坚定的唱起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作为新时代中国少年的我无比自豪;每一个音符被真真切切的唱在心里,时刻提醒着我传承与发展的使命。

论坛上,中阿网创始人秦勇(卡利姆)先生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了中阿网19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了中阿创新合作未来方向。秦勇叔叔指出,中阿关系的发展不仅依赖政府间合作,更需要民间交流的深化。他提到19年来,中阿网通过各类活动促进了中阿企业、学者、青年之间的互动,增进了相互理解与信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副会长王锦珍女士强调了创新合作对中阿经济共赢的关键,展望了中阿经贸合作新机遇;中国信息协会能源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永杰先生表示中阿能源合作已进入新阶段,强调绿色能源助力“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阿联酉驻华大使侯赛因·伊卜拉欣·哈马迪与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大使艾哈迈德·穆斯塔法·法赫米强调中阿合作的深远意义与未来发展方向,并呼吁深化绿色能源合作,展望青年交流的未来。

我聆听后思考,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源于耕耘,中阿网的耕耘用了十九年,而中国经济的鲲鹏展翅已通过这样的方式融入世界。

在归途的火车上,晚风拂过,我反复斟酌今日的盛会不仅是中阿友谊的见证,更是新征程的起点。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儿童,我们不仅要用心感受祖国的脉搏,更要用行动诠释担当。我在心底立下誓言——从即刻起,努力学习外语,与国际接轨,更好的开拓视野,反思过往成长中的短板,我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在科技创新与人文交流的沃土上深耕细作,开拓全球视野。未来,我愿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使者,让“一带一路”的合作硕果在智慧碰撞中成熟,为人类文明互鉴谱写青春华章。这是我矢志不渝的奋斗方向,更是时代交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

我要感谢旗帜小记者创始人杜海义老师,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国国贸大酒店,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涉外活动,更是我第一次近距离采访国际友人,杜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成长的机会,我要继续珍惜这枚“旗帜”,带动身边的人,让“旗帜”在中国夏都冉冉升起。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