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下午,由惠州市社科联主办、惠州市华遗玉文化研究院承办的 “华遗启智·鉴美传文——探寻古玉中的中华文明密码” 古玉文化公益讲堂在惠州市华遗玉文化研究院展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古玉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参与,旨在通过对古玉文化的深入探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伊始,主持人冯小梅热情介绍了出席的嘉宾,市关工委副主任吴选钊,办公室副主任蔡耀,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级调研员黄友琪,市民政局社管科科长杨勇,广铁原总经理蒋成钢,惠州市红棉慈善会会长李鸿国等出席本次活动。惠州市华遗玉文化研究院院长秦玉有,特邀讲师广州市政府督学、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甄思宁、红棉慈善会副会长、深圳电视台特约优秀传统文化讲师李东水等人进行了精彩分享!近百人参加本次讲堂。广东台《发现地道》电视栏目全程采访报道!

甄思宁进行“玉文化与现代教育”主题演讲,他从基础教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他深感自身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古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对于拓展人们认知今天的宽度、高度和长度有着深远意义。特别指出,在基础教育中融入古玉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惠州市华遗玉文化研究院秦院长在演讲中深入讲述了中国文明历史中的玉文化。他指出,玉文化源远流长,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希望玉文化能够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玉文化,进一步推动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后,李东水以其风趣幽默的 “沉浸式体验” 方式,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盛宴。他将古玉文化与 “中国智慧” 紧密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深刻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李东水在2023年曾接受《人民日报》专访,并相继被《央广网》《光明网》等公开报道,其深厚的国学底蕴和独特的讲解风格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互动分享环节,嘉宾们依次登台,畅所欲言,交流分享着各自对古玉文化的精妙见解与深刻感悟。红棉慈善会优秀志愿者黄立新也在现场分享了他对“德如玉、智如泉”这一赞语的理解。

活动最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级调研员黄友琪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古玉文化公益讲堂为惠州的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今后能够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传统文化的熏陶。

红棉慈善会秘书长彭开勤带领志愿者们一同参与活动,深入了解中国古玉文化的传统内涵与深厚底蕴。

活动结束后,全体人员一同参观了惠州市华遗玉文化研究院的古玉器展览厅。展厅内陈列的精美古玉,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古玉文化的独特魅力。参观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为本次意义非凡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记录者:李鸿国 彭开勤)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