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及异地就医需求激增,陪诊师这一新兴职业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然而,行业资质混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也随之显现。近日,记者从北京守嘉陪诊获悉,该机构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部门,推出全国统一的陪诊师职业技能培训及认证项目,为规范行业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陪诊师资质认证体系逐步完善​

据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陪诊服务市场规模已突破 50 亿元,但持有正规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者不足 15%。此前,由于缺乏统一标准,陪诊师培训多由民间机构自行开展,证书含金量参差不齐,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服务质量。​

"真正的陪诊师不是简单的 ' 跑腿员 ',需要掌握医疗常识、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多方面能力。" 北京守嘉陪诊培训部负责人王颖告诉记者,专业陪诊师需熟悉 200 余种常见疾病的就诊流程,掌握 12 项基础急救技能,能准确解读 30 类常见检查报告,这些都需要系统培训才能达标。​

人社部认证提升职业认可度​

完成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陪诊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该证书可在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查询,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官方背书的陪诊师职业资质证明。​

"有了这个证书,不仅客户更信任,我们在医院开展工作也更顺畅。" 首批获得认证的陪诊师张磊告诉记者,持证后他的服务预约量增长了 40%,部分医院还为持证陪诊师开通了绿色通道。据守嘉陪诊统计,其认证学员的就业率达 92%,平均月薪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35%。

行业规范化发展成必然趋势​

业内专家指出,陪诊师职业资格认证的推行,将有效遏制行业乱象。北京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赵刚表示:"统一的培训和认证标准,既能保障服务质量,也能保护从业者权益,推动陪诊服务从 ' 边缘行业 ' 向' 专业服务 ' 转型。"​

目前,北京守嘉陪诊的培训项目已开放全国招生,采用 "线上理论 + 线下实操" 的混合教学模式,。有意向者可通过官方网站或服务热线咨询报名。​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专业化、规范化的陪诊服务将成为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选择正规机构接受系统培训,获取人社部认证资质,正成为越来越多陪诊师从业者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