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哈尔滨西站候车大厅内人潮如织,南来北往的旅客带着行囊与期盼穿梭其间。作为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这座日均吞吐数万旅客的“城市窗口”,正因一群身着红色志愿马甲的青年而焕发别样光彩:他们在咨询台前高效检索列车信息,为旅客精准规划换乘路径;在进站口主动帮扶行李繁重的出行者,为独行老人细致讲解安检流程;在自助设备旁手把手指导操作,用耐心化解购票过程中的种种困惑。这些青春身影,以热忱与担当为旅途注入温暖,成为冰城夏日里最动人的文明注脚。
西南政法大学2025级刑事侦查学院侦查学大一新生尹恩泽,便是这支志愿服务队伍中极具活力的一员。怀揣着“反哺家乡”热情,他“用行动温暖旅途”作为暑期实践的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母校“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精神。
西南政法大学张磊老师常教导学生:“正义藏于细节,担当见于实践。”尹恩泽将这句话铭记于心,几乎把整个暑假都投入到哈尔滨西站的服务中:为赶车旅客规划最优进站路线,帮遗失背包的乘客调取监控寻物,在客流高峰时段协助疏导人群……他总把“您别急,我来想办法”挂在嘴边,细致可靠的服务让许多旅客特意记下他的名字,称赞他是“西站里的暖心守护者”。在他看来,志愿服务既是对专业素养的锤炼,更是青年学子响应时代号召、服务社会需求的具体实践。
尹恩泽的暑期志愿服务版图,不仅局限于车站一隅,更延伸到更广阔的公共空间。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松花江街道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中,他主动承担起图书整理、登记与流转的工作:将捐赠书籍按类别系统归档,在每本书的扉页贴上漂流记录卡,向借阅者生动讲解“读完传递给下一位”的流转规则。有位小朋友在他的引导下,把自己的童话书放进漂流书架,笑着说:“像给书找新朋友,真有趣!”尹恩泽用耐心让“知识传递”的理念变得鲜活可感,也让志愿服务在文化传播的维度上焕发新的价值。从守护旅客旅途的“暖心卫士”到推动知识流转的“文化使者”,身份的转变背后,是他对“奉献”二字始终不变的践行,更是当代青年在多元社会需求中主动担当的生动体现。
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尹恩泽的实践故事,正是对这一嘱托的生动回应,更是西南政法大学“博学笃行、厚德重法”校训精神在青年学子身上的鲜活彰显。也为更多青年树立了“以实践践初心,以行动担使命”的榜样,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具体而微的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记录者:滕兆达 金宇婷)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