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拓展文化艺术边界,文化艺术丰富康养内涵。四个文化团体、三个艺术家工作室的入驻,标志着迁安协和源颐养中心现代康养理念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秋风送爽,翰墨飘香。

 

8月15日,在这铭记着伟大胜利与和平荣光的特殊日子,迁安市协和源颐养中心高朋满座,群贤毕至。一场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迁安市老年书画展,与刘存惠工作室、协和源老年大学等文化机构的揭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共同奏响了一曲融合历史追忆、艺术传承与康养新篇的华美乐章。

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齐白石艺术第三代传人、北京市特级教师、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刘存惠先生及夫人徐玉华,河北省毛体书法家协会主席韩振英先生,河北省安监局原副局长李立斌,唐山市农工委原常务副书记、唐山市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张继成,迁安市老促会会长、市政协原主席陈子存先生,迁安市老促会副会长、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韦俊田先生,河北省政协委员、迁安市政协原副主席、原文联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杰出的篆刻家马丹青(艺名古泥),迁安市文化馆馆长李明军等领导嘉宾,连同来自北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地的艺术家同仁,卢龙、青龙、迁西等县文化馆、美协代表,迁安本地艺术团体成员,迁安市第一实验小学美术老师团队,以及协和源的长者代表、员工,共两百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我们要让‘老有所养’成为最低配置,让‘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成为标准配置,最终抵达‘老有所美’的理想配置。”迁安协和源颐养中心创始人刘福增的铿锵言辞,道出了“文企联姻”的初心。于是,这里有了直饮纯净水入室的温柔,24小时热水的呵护;有了CT、DR、彩超的硬核守护,也有了书画、琴棋、诗酒的柔软慰藉。更有了“蹲式服务”——蹲下去,与白发平视;站起来,为岁月撑腰。刘福增表示,协和源始终高扬“亲情养老、文化养老、精神养老、智慧养老”的旗帜,致力于将艺术融入康养生活。这座按国家五星级养老机构标准打造的颐养中心以适老化、智能化设施覆盖生活所需,更有综合医院保驾护航,与三甲中医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开辟急救绿色通道,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承诺落到实处。书画工作室与老年大学的联动,将打造"提笔可作画,转身即课堂"的艺养空间,这种"环境、设施、服务、管理"四维赋能的模式,正朝着全国康养标杆稳步迈进。

 

河北省毛体书法家协会主席韩振英先生作为嘉宾代表,对书画展的开幕及各文化机构的揭牌致以热烈祝贺。

 

著名画家、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刘存惠先生则盛赞刘福增投身康养事业的善举,表示将充分利用好工作室平台,积极开展教学培训,助力迁安美术爱好者提升艺术造诣,推动本地书画艺术繁荣发展。书画艺术家们还纷纷向协和源颐养中心赠送墨宝,以示祝贺!

“协和源并非人生的终点站,而是我们美好生活的新起点!在这里,我们开心快乐,健康长寿,好日子正长着呢!”长者代表李书兰女士的话语间洋溢着对协和源颐养中心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她向大家展示她的"幸福账本":每周营养师定制食谱、每日专业社工组织文娱活动、随时可向光大养老专家咨询。这种"物质+精神"的双重滋养模式,让平均年龄75岁的住客们脸上绽放着春晖。

 

 

红绸轻揭,五块牌匾依次亮起——刘存惠写意花鸟画研究工作室,迁安市书画家张庆祥、张东书画工作室,墨香未动,花影已摇曳;河北迁安毛体书法家协会,笔锋未起,风雷已奔走;迁安市老年大学协和源教学基地、文化馆老年大学分校、协和源老年大学,三颗星辰同时升起,照见“老有所学”的万丈光焰。

 

在众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苏显华、刘存惠、韩振英、张东、马丹青、李明军、韦俊田、石太岩、刘福增、王苏娟等领导嘉宾,先后为“刘存惠写意花鸟画研究工作室”、“河北迁安毛体书法家协会”、“迁安市老年大学协和源教学基地”、“迁安市文化馆老年大学协和源分校”、“协和源老年大学”五块熠熠生辉的牌匾揭幕。五方匾额如五色丝线,将艺术传承、红色基因、老年教育紧密织入康养生活的锦缎。

 

 

当迁安市老促会会长、市政协原主席陈子存先生,朗声宣布“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迁安市老年书画展开幕!”掌声如潮,淹没了所有言语,只剩下一句话在穹顶回荡:“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仪式结束后,在协和源颐养中心领导团队刘福增、李连军、杨小霞、刘海军、郭云柱、孔繁枢、王苏娟等陪同下,与会嘉宾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主题书画展,并实地考察了协和源颐养中心先进的医疗区、温馨的居住区及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鹤发犹存山河志,丹心长映岁月红。一幅幅作品或追忆抗战烽火,铭刻英雄史诗;或寄情山水花鸟,抒怀时代新声。它们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培根铸魂的甘泉,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沟通心灵的纽带。

名家书画工作室的落成与老年大学的揭牌,于协和源而言,是喜事,是盛事。它超越了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一次文化血脉的深情赓续。一桌一砚,将成为传承的载体,让长者们重温提笔落墨的雅趣,于横竖撇捺间感悟汉字筋骨;让高雅艺术从殿堂走进生活,在长者们中间绽放中国书画千年积淀的华彩,真正融入康养日常。随着"刘存惠写意花鸟研究工作室"等四个文化团体、三个艺术家工作室的入驻,文化载体落地,迁安协和源颐养中心正探索"文化养老"的三重价值:历史传承:通过书画载体,让抗战精神代际传递;产业创新:文化团体入驻催生"银发文创"新业态;模式突破:"养教结合"重构老年教育生态圈。这场"康养搭台、文化唱戏"的实践,犹如迁安版的"清明上河图",正在绘制一幅"老有颐养"的壮美画卷。

 

 

 

当书画艺术的千年文脉遇见现代康养的科技之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养老模式的革新,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迁安协和源颐养中心,正以其创新的理念与实践,引领着养老新时代的浪潮。(记录者:赵美玉)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