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哈尔滨西站客流高峰,南来北往的旅客在此汇聚,高效有序的出行服务不仅关乎旅客体验,更彰显城市文明形象。在此关键时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准大一新生张琪贺主动投身志愿服务,以102小时的坚守与付出,化身车站里的“贴心向导”,用青春力量为旅客排忧解难,为暑期车站服务保障注入温暖活力,成为展现冰城温度与青年担当的生动缩影。
志愿服务的每一天,张琪贺的身影都从哈尔滨西站“南岗区志愿服务驿站”开始。他总是提前到岗,认真整理红色志愿者马甲,胸前的志愿标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上岗前,他会逐字阅读当日服务指南,反复核对列车时刻表、熟记站内功能分区,身旁的急救箱、服务台账也被他摆放得整整齐齐。“只有做好万全准备,才能高效解决旅客的问题。”这份细致与严谨,是他对志愿服务的承诺。
面对旅客的各类需求,张琪贺始终以耐心与专业回应。“小伙子,能帮我看看手机怎么查车票吗?”一位提着大包行李的阿姨焦急询问时,他立刻上前弯腰,手指轻滑屏幕,用温和清晰的声音一步步指导:“您点这个‘铁路12306’APP,再输入起点和终点……”直到阿姨恍然大悟;遇到问路的旅客,他会伸直手臂精准指引:“您从这里上二楼,右转就是候车厅”;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主动接过沉重行李,稳稳护送至无障碍通道;碰上错过列车的旅客,他一边轻声安抚情绪,一边快速协助查询改签信息,用及时的帮助化解旅客的焦急。
“每次听到旅客的一句‘谢谢’,都让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作为一星志愿者,张琪贺坦言,102小时的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成长的收获。在与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旅客交流中,他学会了换位思考,沟通能力显著提升;在应对突发问题的过程中,他的应变能力不断增强,更深刻读懂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涵。
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以“修德、塑能、创新、致远、做乐业之子”为校训,将德育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通过搭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多元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德、增长本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鼓励学子将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知行合一”,让“修德”成为行动自觉,让“强技”服务社会发展。(记录者:金宇婷)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