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工笔画家于静创作时拍摄
光耀华夏讯(记者 许顺喜 摄影 冯永军)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总有一抹古典之美,静静地在宣纸上绽放,以其独有的韵味,穿越时空,触动人心。今天,让我们走近这样一位艺术家——于静,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的副院长,一位用工笔勾勒千年仕女风华的现代才女。
于静,一个名字中蕴含宁静致远之意的女子,她的艺术生涯正如其名,不急不躁,却在每一笔一划间,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情与深厚的底蕴。作为中国女画家协会、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及保定市美术家协会等多家协会会员,她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头衔的累积,更是作品背后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与创新探索。
于静工笔画《荷塘月色》
她师从著名工笔画家苏宇光先生,也正因为有老师的指点,于静在工笔仕女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她的笔下,仕女们或低眉含颦,或轻抚瑶琴,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故事,让人恍若置身于那烟波浩渺的古代世界。《荷塘月色》与《荷花仙子》,这两幅代表作,便是她艺术探索中的璀璨明珠。
《荷塘月色》以其细腻的笔触、淡雅的色彩,描绘了一幅仕女月下赏荷的静谧场景。画面中,月光如水,荷叶轻摇,仕女身姿曼妙,眼神中透露出淡淡的忧愁与超脱,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等待与期盼的古老传说。这幅作品不仅入选了保定市美术作品展庆祝百年华诞的展览,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静工笔画《吉祥如意》
而《荷花仙子》则是另一番风情,画面中,仙子身着霓裳羽衣,翩翩起舞于荷花之上,周遭云雾缭绕,仙气缭绕,将荷花的高洁与仙子的灵动完美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这幅作品在2023年保定市女画家美术作品展“践行十二大,盛世展新颜”中大放异彩,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更令人欣喜的是,于静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荷塘月色》与《荷花仙子》不仅在线下展览中大放光彩,还被保定市莲池周刊刊登,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得以欣赏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美。
于静工笔画《仙女凤凰图》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张秀进女士看过其作品后曾这样评价: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坛,于静以笔尖流淌的古典意蕴与时代审美,重塑了工笔仕女的当代形象。她笔下的仕女既延续了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的雍容气度,又融汇明清仕女画的婉约风韵,更以荷花、月色等自然意象重构东方美学意境,形成了“端庄秀美、古朴典雅”的独特风格,作为深耕工笔仕女画二十余载的艺术家,她的作品既是传统的回响,亦是现代的对话。
在于静的画笔下,工笔仕女不仅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当代审美与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对话。她用细腻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构建了一个又一个梦幻而又真实的古代世界,让观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源自心底的文化自信与传承的力量。
于静工笔画《荷花仙子》
于静的工笔仕女画,是宣纸上的一场东方美学复兴。在《荷塘月色》的静谧与《荷花仙子》的灵动中,我们不仅看到唐宋笔法的千年余韵,更见证了一个女性艺术家以笔为舟,载着古典美学穿越时代洪流的勇气。当她的仕女在青绿莲叶间回眸,那缕穿越千年的墨香,正悄然浸透这个浮躁时代的文化肌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于静以她的工笔仕女画,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心灵的净土,让我们在繁忙之余,得以暂时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那份古韵流芳的雅致与美好。让我们一同期待,于静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能够继续绘就更多令人心动的篇章,让古韵之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于静在自己的获奖作品前合影留念
于静 ,女,1981年出生,师从工笔画家苏宇光先生,主攻工笔仕女画研究与创作。现为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医药文化网国学书画栏目顾问、中国周易新闻网国学书画栏目顾问、光耀华夏网文化艺术顾问、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保定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保定市女画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