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骄阳似火,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近日,伴随着新学期的曙光,2025级新生以军训为起点,开启了人生中又一页崭新的篇章。

“国之不存,家将焉附?” 军训开幕式上,张军校长以磨炼同学们“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为引领,叮嘱学子当以军训为契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铸就时代筋骨,让 “少年强则国强” 的誓言响彻校园。

军训教官代表王亚江昂首而立,誓言以严纲厉纪磨淬青春,让钢铁意志融入学子血脉,不负 “保家卫国” 的军人担当。

学生代表慷慨陈词,以青春之名立下誓言,愿以骄阳下的汗水为墨,以队列中的坚守为笔,书写新时代中职生 “继往开来,勇担使命” 的青春答卷。

三言交汇,声声入耳,既是训令,更是对八十年胜利荣光的深情致敬。

“步伐一致方显军威,历经磨砺始见初心。”从最初的生疏踉跄到最后的整齐划一,学生们不仅实现了动作的蜕变,更让军人般的严谨与坚韧在心中扎根。“步伍整肃,方显军威;筋骨磨砺,始见初心。” 在齐步与正步训练中,学生们踢腿生风、摆臂成线,千百次的重复不仅磨练了动作,更深刻诠释了“整齐划一、众志成城”的精神内核——正如八十年前战士们“步调一致得胜利”的战斗信念。学生们每一次落地有声的脚步,都是对先烈“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精神的传承;每一声铿锵有力的口号,都是对“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精神的践行。从步履蹒跚到整齐划一,从松散无序到气势如虹,青春的蜕变在骄阳下绽放,军人的严谨在训练中扎根。

“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 在国防教育活动中,学子们观看抗战主题教育片,镜头里平型关大捷的硝烟、诺曼底登陆的炮火,再现了反法西斯阵营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的壮阔史诗;走进国防教育展厅,泛黄的战地书信、锈迹斑斑的断戟残垣,都在诉说着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的悲壮。讲师引《战国策》“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细数 “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阐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时代内涵,让学生们在回望中读懂:国防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每个中国人肩头的责任,守护八十年胜利成果,当从青年做起。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内务卫生指导中,教官以 “军无细事,皆关成败” 为训,手把手教叠 “豆腐块” 被子,要求物品摆放 “横平竖直、棱角分明”。评比现场,学子们的宿舍窗明几净,衣物叠放如刀切,生活用品排列如列阵 —— 这不仅是对 “整洁有序” 的追求,更是对军人 “严谨细致、精益求精” 精神的践行。《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小事见品格,细节铸精神,内务整理磨去的是散漫,沉淀的是自律,塑造的是品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校规校纪学习课堂上,老师引用《管子》中“法者,天下之公器”的名言,结合抗战时期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的严明纪律,详解校规中出勤、纪律、安全等细则。学子们认真记录、分组讨论,深刻地认识到“校之有规,犹军之有纪”。八十年前,正是因为八路军严守纪律、爱护百姓,才赢得民心、赢得胜利;今日中职生严守校规,不仅是对校园秩序的维护,更是对法治精神与自律意识的培养,为成长为栋梁之材奠定了基础。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砺练数朝,今朝亮剑。” 军训亮剑现场,同学们步履铿锵、气势如虹,队列变换整齐划一,口号声响彻云霄。阳光下,他们目光如炬、身姿挺拔,将数日训练的成果化作一场视觉盛宴——这不仅是对团队协作与顽强意志的完美展现,更是对革命先烈“气吞山河、敢打必胜”精神的生动传承。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呐喊,都在宣告:新时代青年,已做好准备传递历史的火炬,谱写华夏复兴的华章!

首次家委会成员相聚在一起,共同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为孩子的开局起步注入强大的支撑力量。观礼台上,家长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发自内心的掌声汇聚成一道温暖的风景,学校从组织新生军训、入学教育到日常管理,每一步都十分用心,不断营造让家长放心的成长环境。此次邀请家长观礼,正是学校开放办学、协同育人的生动体现。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让每一份努力和坚持都值得被肯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总结表扬大会上,“先进班集体”“军训标兵”等荣誉实至名归。获奖集体和个人先后登台领奖,这份荣誉,既有刻苦顽强的刚毅,也有守望相助的温暖,更是对“赓续红色基因,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的深切期许。

张军校长在总结大会最后深刻指出,本次表彰不仅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新征程的开始。他勉励全体同学把军训中锤炼出的钢铁意志,转化为日常求学中的钻劲、韧劲和拼劲,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这次总结大会既是一堂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思政课”,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奋发学习、报效祖国“动员令”,更是一份献给职教学子的沉甸甸“开学礼”。希望全体同学在榜样引领下,立鸿鹄之志,展骐骥之跃,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锤炼报国本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行。(记录者:李伟 刘舒垚)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