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春节过后,华北平原上弥漫着硝烟与希望。八路军分区敌工部长徐英接到上级指示,要扩大抗日根据地范围。经过周密研究,霸县牛岗炮楼被列为重点攻取目标。这座炮楼驻扎着100多名日伪军,他们仗着坚固工事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成为当地群众心头的一根刺。
夜幕降临,一支八路军小分队悄然潜入牛岗村。他们在村长崔继功的带领下,仔细勘察了炮楼周边的地形。月光下,战士们望着那座阴森的水泥建筑,暗自握紧了拳头。徐英部长召集大家商议对策:"强攻必然伤亡惨重,我们要智取。"
机会出现在杜岗村传统的花会表演上。这个村庄素有"花会之乡"的美誉,每年春季都会举办热闹的民间艺术汇演。王万志等地下党员灵机一动,决定将计就计。他们组织起小车会、花子会、龙灯会等表演队伍,精心编排了一出"好戏"。
正月十三晌午,以王树堂、滑福员为首的百余人表演队伍,敲锣打鼓扭动着舞姿向牛岗炮楼进发。伪军哨兵老远就听见欢快的唢呐声,从射击孔探出脑袋张望。"老总们辛苦啦!"领头的艺人高声喊道,"咱们给长官们演个节目解解闷!"
炮楼里的伪军果然中计。他们放下吊桥,三三两两地聚集在院子里。小车会的旱船划得欢快,龙灯会的长龙上下翻飞,花子会的滑稽表演逗得伪军前仰后合。谁也没注意到,几个身手矫健的"艺人"正悄悄靠近武器架。
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天空。"不许动!八路军优待俘虏!"伪装成艺人的战士们瞬间控制住局面。伪军们还没回过神来,就被缴了械。有个日本军官刚要拔刀,就被眼疾手快的战士一个扫堂腿放倒在地。整个过程干脆利落,不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坚固的炮楼。
这场漂亮的智取战很快传遍冀中平原。百姓们拍手称快,都说八路军是"神兵天降"。如今八十年过去了,杜岗村的老人们提起这段往事,仍然津津乐道。它不仅是一段值得铭记的革命历史,更成为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佳话。(记录者:张庭怀)
(本文由文史学者王金僧讲述,公益记录者:张庭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