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光,总以温柔的笔触勾勒团圆的轮廓。当城市里的万家灯火渐次点亮,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的中秋少了至亲的陪伴,却因一抹“志愿红”的到来,被重新填满了温暖。近日,雷锋杂志社山西太原工作部联合太原市烛光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带着沉甸甸的心意走进失独老人家中,以一场“中秋送祝福 关爱暖人心”慰问活动,让雷锋精神在佳节里落地生根,让夕阳时光与明月同温。

9月30日的太原,秋意已添几分微凉,却挡不住志愿者们前行的脚步。他们手中拎着的,是精心挑选的月饼、食用油、大米与白面——这些看似寻常的慰问品,装着的是对老人生活需求的细致考量。一推开老人的家门,志愿者们便卸下了忙碌,换上亲切的笑容,拉着老人的手唠起家常。“您最近血压还稳定吗?”“家里的暖气提前检查过了吗?”一句句贴心的询问,像秋日里的暖阳,慢慢驱散了老人眉宇间的孤寂,让欣慰的笑容在皱纹里舒展。

在张阿姨的家中,这场温暖的互动有了更动人的注脚。当志愿者将包装精致的中秋月饼递到她手中时,张阿姨的手轻轻一颤,随即紧紧握住了志愿者的手,眼眶悄悄泛红。“每年中秋你们都来,比亲人还上心啊。”她的声音里带着哽咽,却满是真切的感动。志愿者们没有打断这份情愫,而是静静坐在她身边,听她讲年轻时的故事,陪她聊社区里的新鲜事,还细心询问她的用药情况,反复叮嘱“天冷要添衣,饮食要清淡”。张阿姨望着满屋子的“孩子们”,感慨地说:“有你们陪着,这个中秋一点都不孤单,我算是亲眼看到,雷锋精神就藏在你们的行动里。”

“关爱失独老人,从来不是一次简单的走访,而是践行雷锋精神的具体行动。”雷锋杂志社山西太原工作部部长孟小平的话,道出了这场活动的初心。他希望,这一份份中秋的关怀,能让老人们真切感受到社会没有忘记他们;更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开出更绚丽的花。

月光洒在志愿者离开的路上,也洒在老人们窗明几净的家中。这场中秋慰问,或许送不去血脉相连的团圆,却送去了跨越血缘的温暖——它不仅为失独老人带来了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而那些奔波的“志愿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雷锋精神在山晋的大街小巷持续传递,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添上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这个中秋,月亮很圆,人心更暖。(记录者:马嘉慧 张会芳)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