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叠翠流金。当国庆与中秋的喜庆氛围漫染三晋大地,交城县卦山景区内游人如织、笑语盈盈。在这场“家国同庆”的团圆盛宴中,一群身着蓝马甲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们或驻足为游客指引路线,或俯身清理步道杂物,或热情介绍卦山文化,用温暖的志愿服务为景区增添了一抹动人的“生态底色”。这抹亮色,来自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双节文旅服务与无痕行动”。
精准服务,织密游客幸福网
为助力卦山景区提升服务品质、擦亮文旅品牌,受景区管理中心委托,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早谋划、精部署,于10月1日至7日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每日组织20名青年环保志愿者驻守景区核心服务点。
从清晨8点到傍晚5点,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的化身“文旅推荐官”,结合卦山“古柏参天、碑刻林立”的历史底蕴与“山形卦象”的独特魅力,为游客生动讲解,让大家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内涵;有的担任“贴心引路人”,在人流密集区提示安全,帮助老人儿童便捷游览;更有“打卡小助手”守候在特色景观前,为游客提供盖章留念服务,让每一次打卡都成为传播交城文化的温暖注脚。
“志愿者们耐心又专业,不仅帮我们解决了找路、带娃的难题,还讲了好多卦山的故事,这趟来得值!”来自太原的游客王女士竖起大拇指点赞。
无痕行动,守护山水真底色
除了服务游客,志愿者们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责任。活动期间,协会积极响应与上海浦东乐芬环保公益促进中心、吕梁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等80余家单位联合发起的“国庆无痕出游倡议”,组建“生态护卫队”,每日利用服务间隙对景区天宁寺古建筑群、青石板步道及排水渠展开细致清洁。
“古建砖缝里的烟头、步道边的食品包装袋,看似小问题,却可能影响景区整体环境。”志愿者武弋傲边清理边说,“我们多弯一次腰,景区就多一份整洁,游客就能多一份舒适。”7天时间,志愿者们劝阻不文明行为20余起,用点滴努力守护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卦山风貌。
这种“无痕行动”正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它强调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不留下任何人为的破坏痕迹,让后人也能领略到同样的纯粹与美好。
多方联动,凝聚公益向心力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支持与协作。吕梁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安传峰、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执行会长温韬每日带队驻守景区,从物资调配到人员关怀,为志愿者做好全方位后勤保障;吕梁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晋多次指导双节期间志愿服务工作,强调“志愿服务既要暖人心,更要树标杆,要让‘生态+文旅’的模式成为可复制的样本”;卦山景区管理中心主任白庆峰现场慰问志愿者时表示:“你们的付出,让景区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是交城文旅的‘绿色名片’中最鲜活的一笔!”
领导的重视与关怀,让志愿者们备受鼓舞,更坚定了以行动传递文明的信念。这种多方联动的模式,正是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体系的重要体现。
从“服务者”到“守护者”,从“引导员”到“宣传员”,这个双节假期,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用7天的坚守,书写了一份“有温度、有担当”的答卷。他们不仅为游客铺就了一条顺畅的游览之路,更以“无痕”理念为笔,在卦山的山水之间勾勒出生态与人文交融的美好图景。
正如一位志愿者在朋友圈中发布的文案:“我们不仅是服务的参与者,更是交城故事的讲述者、绿色文明的传播者。”未来,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以志愿服务为纽带,让“诗与远方”更有温度,让“无痕出游”成为习惯,共同绘就交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新篇章!(记录者:温韬)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