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震预警信号响起,如何快速避震?怎样规范呼叫 120?遇到伤员如何正确包扎、心肺复苏?11 月的银川科技学院校园里,一场贴近实战的地震应急救护演练,为经管学院 300 余名学子带来了一堂生动的 “安全技能课”。
此次演练由银川市红十字会联合银川科技学院经管学院、银川飞天应急救援促进中心共同开展,以 “提升应急避险能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为目标,覆盖 “预警 - 疏散 - 救护 - 专业救援对接” 全流程。从前期筹备到现场实操,每一个环节都围绕 “实用、高效、可落地” 展开 —— 校园广播循环普及地震应急知识,班级群细致通知演练要点,教学楼内醒目张贴逃生路线图,操场提前划分出安全集结点、临时急救区与 120 接应点;红十字会专业讲师还提前开展专项培训,手把手教学 120 规范呼叫流程、创伤包扎技巧等,为演练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演练启动后,300 余名学子迅速进入 “实战状态”。听到地震预警提示,大家第一时间在教室课桌下屈膝蜷缩、双手护头,教师则有序躲至讲台旁或墙角,整个避震过程紧张而有序。待疏散指令下达,学子们在安全保障人员与班主任的引导下,保持弯腰低姿护头的姿势,沿着预设路线快速撤离至操场集结点,全程无拥挤、推搡,展现出良好的应急素养。
最受关注的 “技能实操环节”,更是让学子们收获满满。在红十字会讲师与校医的指导下,大家近距离学习、亲自动手实践:从模拟 “被困教室” 时敲击呼救、用免提清晰报出位置与伤情的 120 呼叫演练,到用三角巾包扎头部伤口、螺旋包扎手臂创伤的实操练习;从判断意识呼吸后规范完成 “30 次按压 + 2 次人工呼吸” 的心肺复苏操作,到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以双人轿杠式安全搬运伤员的协作演练,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细致纠正,每一个要点都反复强调,确保学子们真正 “学得会、用得上”。
“以前总觉得地震离自己很远,应急知识也只停留在课本上,这次亲手操作心肺复苏、包扎伤口,才知道这些技能有多重要!” 参与演练的学子感慨道。演练总结环节,学院领导表示,此次活动打破了 “纸上谈兵” 的局限,让应急技能从理论落地为实用本领。后续学院将把 120 呼叫流程、急救技能纳入日常应急培训,定期开展小型演练,让安全意识深植每位学子心中,为构建平安校园、守护师生生命安全持续发力。(记录者:赫永海)
责任编辑:吴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