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旗帜小记者张博超,是今天的主持人。站在第26个中国记者节的现场,蓝马甲的肩带还带着温度,红绶带上“旗帜小记者”的字样,正随着心跳轻轻颤动。
2025年11月8日,今天我们庆祝第26个中国记者节,今天是《大地旗帜》特刊启动会;也是旗帜少年、旗帜小记者邮票发行;还是旗帜小记者10周年启动会。
回顾我初次在镜头前紧张到掌心冒汗的初体验,到逐渐从容是成为小记者后的成长与进步。最该感谢的是旗帜小记者创始人,也是《中国军转民》杂志社《大地旗帜》特刊副主编杜海义老师,现在是我的亲师父,我师父每次都会耐心的从不同的角度去鼓励我,为我点评为我指教。我不负师父的厚望砥砺前行,我要以少年之笔绘时代旗帜 争取做最棒的旗帜小记者。
今天的会场像把“成长”二字揉进了光影里:背景板上《大地旗帜》特刊的字样亮起来时,我忽然明白,我们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被记录的“少年主角”——就像刚发布的专属邮票上,每个镜头里的笑脸,都是我们与“记者”二字的第一次握手。
刚才和伙伴们比出“心”形手势时,身后“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的屏幕光落在手背上,暖得发烫。我们举着话筒尝试提问,攥着笔记本记录细节,接过纪念礼包时指尖的分量,都在说:小记者从不是“小角色”。就像今天的特刊启动,我们要写校园里的善意,拍社区里的暖光,把少年眼里的真切,变成能触碰的文字与画面。
十年旗帜小记者的故事里,今天是新的一页。我们会带着“弘正义、扬友善”的初心,用不算成熟却足够真诚的笔,把少年的观察写成时代的注脚。毕竟,记者节的意义从不是终点———而是让我们带着这一天的热情与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继续做擦亮世界的那束少年光。
责任编辑:吴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