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暑假找点儿“热量”

葛昌秋

7月17日上午,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杂志,为暑假找点儿“热量”,让自己好好充充电,开阔一下眼界,了解一下社会,以便下学期再努力好好开干。

在期刊部张宁老师的帮助下,我挑选了85种计240多本杂志,拟在假期泛读后开学送还,以免耽误师生阅览。

但我不是把所有文章全部读完,而是找我想要的、新鲜的、不知的、与我思考有关的、可以激活大脑存储信息的内容。这样既丰富了知识,又碰撞了想法,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放在时代的坐标中,寻找到方向和坐标。

同时,这也是我以身作则,给学生们一点儿提醒:假期别忘了学习,有空儿多看看书。

这是我第一次到大学校图书馆借阅,也是第一次借阅这么多种期刊,还是第一次借阅这么多本杂志。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真心谢谢杜宇馆长和张宁老师!

说到看杂志,我还真有点儿经历。

1985年9月,作为“唐山市讲师团”成员我到迁安县支教,在二中我既教初一年级的语文和地理,又当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也为了给自己“减负减压”,我做出“八个不”的决定:不留作业,不判作业;不写作文,不判作文;不出试卷,不判试卷;不要早自习,不讲语文事。想办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但我有其它要求,在班上设了两块小黑板,一块是每天一首古诗欣赏,让学生在课余去感受并记忆。一块是“点将台”,点出同学做作业的标准答案,然后在全班讲解。让学生写日记,每天下午放学后在班上讲故事,轮换着领读文言文。有时赶上晚间的自习课,我让学生们放下手头儿的事儿,从学校图书馆借来50多本杂志,人手一本进行阅读,每人重点一篇文章,然后再进行交流说特点和收获。每个单元教完后,由学生分组自拟自测自判。利用教室前面的大黑板写好板书,疏理分类总结,生活场景、图画美术字都用好,非常有特色。教室后面的大黑板上,写出学生们分组互考的试卷,一时找答案改错误成了自觉行动。

1989年10月,我去沈阳进修,在学校跟食堂师傅和图书馆老师“混”的最好。这也是我的“老传统”,因为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教工阅览室只有我一个学生可以“享受”待遇,我还把自己的报刊订到图书馆随时去取。这也让我尝到了甜头儿,收获不少受益匪浅。所以,到高校学习我更加努力,每天到阅览室读书看报翻杂志成了习惯,老师们对我也特别好,新报纸不上架子先给我,新杂志也先拿给我。特别是我的书包可以随便带进阅览室,暑期的防暑降温品,老师们分别拿出一点儿茶叶和白糖给我“凑”了一份,这让我感动一生。

在团市委工作期间,我接触的都是青年类杂志,《中国青年》《农村青年》《辽宁青年》《当代青年》《黄金时代》………算起来有几十种,因为每个省都有一份自己的青年杂志。河北省办的是《青春岁月》,杂志社的编辑、记者成了我的好友,我为杂志的发行做了大量的工作。后来我主编的唐山青年刊物获“全国十佳团刊”,《青年报刊界》做了专访,也是全国唯一。

1998年5月,我到唐山市记者协会任驻会秘书长,办公地点是唐山劳动日报社。正好报社隔马路对面就是市图书馆,每个月我都要去那里看杂志,深深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每天中午从食堂回来,从报社图书室门口过,我便借一本杂志,躺在沙发上翻阅,下午上班前送还,或塞进门去。如此一年里我少要看300本杂志,这对我从事新闻工作大有益处。

在与人交往中,如赶上过年过节,或同事、朋友身体不适住院,我都带上图书或杂志,为其养病愉悦身心,充实特殊时期的生活。特别是给朋友们的年纪人订阅报刊杂志,这样的礼物非常受欢迎,也是我倡导尽孝的方式之一。

2012年我有幸成了《中国青年》杂志的封面人物。

回想起来,感慨万千。人生就是一本综合型的杂志,其中有好多栏目,每个都是五味杂陈。但精彩与否,主笔就是自己。

【看到我借杂志,朋友们在微信上留言】

1、搬家式借书

2、葛老师顶着烈日骄阳满载而归

3、这么多!饱读诗书的哥!

4、假期得多充实呀!

5、大爷,看您分享的日常太有收获了!借了这么多书,光看着书名就觉得内容不一般,您这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太值得我学习了!

6、向您学习,这假期少看电子书,多读纸质书!

7、不断向实践和书本学习,不断丰盈自己的大脑,昌秋是我的榜样!

8、必须点赞

9、革命群众,太狠了吧!老师如何阅读完啊?建议老师每读完一本书,语音分享感受,让我们也「沾沾光、红红脸、出出汗」。我们体寒体虚,需要光热的滋养

10、一本书发条语音就行[玫瑰]三言两语,指点江山,体国经野,论古博今。

11、学习楷模!牛!

12、百战归来再读书~发自内心的对葛老师的钦佩,深耕新闻战线后,回归校园,手倦抛书,孜孜不倦,吾等楷模~

13、太厉害了!

14、赞!大爷,我要向您学习呀,坚持阅读。

15、厉害,葛老师给我推荐点阅读书目呗。16、真是爱学习之人!

17、惭愧,葛老师又激励我了!

18、这个假期估计您有得忙了

19、向葛教授学习[强][强]跟时间赛跑的人满腹经纶就是这么来的[呲牙]还有学富五车!

20、我争取这个暑期也读两本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2、腹有诗书气自华!

23、老师很厉害!

24、向大哥学习!向大哥致敬啊!我刚才一看到正好在我们办公室,我说咱们得学学葛大师的这种好学的精神。

25、这是借一车书,哪儿有借一车书的?26、真好!

27、书仙!

28、这可够你看一个假期的

29、这电压有些高啊!

30、向葛老师学习!

31、太牛了!

【附杂志目录】

[序号] [刊名] [册数]

1、马克思主义研究 2

2、中国哲学史 3

3、社会科学研究 1

4、中国社会科学 3

5、秘书 3

6、管理科学学报 1

7、学术研究 1

8、河北学刊 1

9、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10、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11、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12、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1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4、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

15、现代家庭 5

16、群言 1

17、探索 1

18、探索与争鸣 3

19、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

20、当代青年研究 2

21、中国青年 5

22、青年探索 3

23、青年研究 3

24、大学生 6

25、世界知识画报 5

26、求是 5

27、中国国情国力 5

28、开放导报 2

29、新华文摘 5

30、新视野 2

31、观察与思考 3

32、半月谈(内部版) 6

33、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6

34、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

35、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5

36、发展研究 1

37、改革 3

38、博览群书 5

39、中国教育学刊 3

40、中国大学教学 4

41、思想理论教育 3

42、教师教育研究 2

43、记者观察 2

44、中国记者 2

45、新闻与写作 2

46、教书育人 3

47、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3

48、文艺争鸣 1

49、文学评论 1

50、小说评论 1

51、当代作家评论 1

52、诗刊 2

53、电影文学 1

54、短篇小说:原原创版 2

55、小说月报 2

56、传记文学 2

57、作家 1

58、十月 1

59、青年文学 2

60、人民文学 2

61、散文选刊 2

62、中国书法 5

63、国画家 1

64、美术 5

65、美术与设计 3

66、世界美术 1

67、书与画 5

68、新美术 1

69、艺术与设计 2

70、中国国家地理 5

71、中华儿女 5

72、文史知识 3

73、中国地方志 2

74、恋爱·婚姻·家庭(青春版) 5

75、家庭 8

76、精神文明导刊:复印报刊资料 3

77、社会学:复印报刊资料 2

78、思想政治教育:复印报刊资料) 5

79、文化研究:复印报刊资料 5

80、文艺理论:复印报刊资料 4

81、文化创意产业:复印报刊资料 2

82、新闻与传播:复印报刊资料 5

8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报刊资料 2

84、高等教育:复印报刊资料 2

85、美学:复印报刊资料 2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