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李亚珍在其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工作室内,面向郑州周边会员及健康爱好者开展了一场主题为 “三伏祛湿与中医养生” 的实操培训。

“湿为万病之源,而此刻正是天地阳气鼎盛之时。”李亚珍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三伏时间表向学员解释,“抓住这黄金40天,相当于为健康储值。”

培训中,她将六代传承的中医智慧转化为现代人可用的行动指南,详细讲授了中药外用、内调养生等实用技法。

作为深耕中药外用领域多年的传承人,李亚珍的工作室已成为郑州社区健康传播的重要基地。2025年3月11日,她首次举办中医药文化赋能活动,吸引了金水区及新郑市多个社区的中医养生馆从业人员齐聚学习。“社区养生馆是离百姓最近的健康驿站”,李亚珍在培训中反复强调,“从业者既要懂技术,更要成为文化传播者。”

今年3月8日妇女节,李亚珍就在该工作室开展了“居家健康知识讲座暨艾灸体验”活动,为女性居民送上节日健康礼包。当时她讲解的艾灸保健原理和穴位定位方法,至今仍在社区中被居民们实践应用。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现在已经入伏,天地阳气鼎盛,人体腠理开泄,正是祛湿排寒的黄金期!”李亚珍在7月27日的培训开场白直指核心。

她向学员解析,伏天高温多雨环境中,“湿性粘滞,如油入面”——湿气裹挟热毒侵入人体,最易困脾伤阳。此时毛孔大开,恰似打开了身体“除湿开关”。自测湿气的身体信号,成为学员们掌握的实用技能:头重如裹,四肢酸沉;舌苔厚腻齿痕深;大便粘马桶;皮肤起疹瘙痒。这些日常不适的背后,可能都是湿邪作祟。培训现场的药香源自李亚珍精心准备的药包。她展示的中药外用法打破了“贴膏药”的刻板印象。

“我们采用六代传承的中药配方,将药包炒热后铺于熏蒸床上。”她边操作边讲解,“通过后背给药的方式,让药效直通五脏六腑,由内而外排除湿气。”

中药蒸背的操作要点被分解为可复制的步骤:药材配伍比例、炒制火候控制、熏蒸温度把控、时长控制等。学员们轮流实操体验,感受药力透过皮肤渗入经络的温热感。

在手法教学环节,李亚珍邀请中医正骨专家现场展示“以手为药”的传统技艺。手掌覆于学员身上示范时,“正骨瘦身非蛮力,须如春风拂柳,顺着筋骨纹理化开淤结。” 指尖力道时如细雨浸润,时似惊涛拍岸,几个动作就让学员大腿肉眼可见收紧两指宽。

“上工治未病,养生即养命!”李亚珍在培训尾声强调,“三伏天不是苦夏,是天地馈赠的养生窗口。与其将来为疾病买单,不如今日做健康掌柜。”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支持力度加大,社区中医养生馆迎来发展新机遇。李亚珍工作室的这场 “技术+文化”的赋能培训,不仅教授实用技能,更传播“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活动结束时,学员们带着学习完成后颁发的结业证书和艾灸礼包离开工作室。这些实用工具将帮助他们在各自社区继续传播中医养生智慧,让千年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城市肌理中焕发新生。(记录者:李亚珍)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