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宝斋的鉴定师老李最近又挨了骂。一位藏家抱着幅 “启功书法” 找上门,老李只看了三行字就说:“这是仿品,笔锋太硬,没有启老的圆润劲儿。” 藏家当时就炸了:“你懂个屁!这是我花二十万拍来的,你看这纸都黄了,怎么可能是假的?” 最后骂骂咧咧摔门而去,临走时还撂下一句:“你们丰宝斋就是想压价,黑心!”
这种事,老李干了二十多年鉴定,遇到过不下百回。在书画收购行当里,最让人头疼的不是鉴定难,而是藏家把自己的爱好当成了专业,明明是一眼假的东西,却因为 “我觉得是真的”,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北京丰宝斋的师傅们常说:“我们说假,不是扫人兴,是怕藏家被自己的执念坑了。”
北京丰宝斋:15210016680 010-53391996
一眼假的东西,为啥藏家当宝贝?
上周有位大爷扛着幅 “张大千山水图” 来店里,画得浓墨重彩,远山近水看着热闹。老李刚说 “这画不对”,大爷就急了:“这是我祖传的,我爷爷那辈就有了,你凭啥说假?”
老李指着画里的亭子:“张大爷您看,张大千画亭台楼阁,栏杆是‘界画’手法,线条笔直,您这画的栏杆歪歪扭扭,明显是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画的。” 他又翻出画册:“您看这落款,张大千晚年落款‘大千居士’,‘居’字最后一笔是回锋,您这是拖出去的,仿都仿错了。”
可大爷根本听不进去,一个劲儿说 “我爷爷不会骗我”。后来才知道,这画是大爷年轻时在潘家园淘的,当时卖家说 “捡漏了”,他信了三十年,早就把这画当成了家族荣耀。“藏家对老物件有感情,我们理解,但感情不能当鉴定依据。” 老李叹气,这种 “祖传的就是真的” 的执念,最容易让人钻牛角尖。
还有些藏家是被 “专家” 忽悠过。有位女士的 “傅抱石山水”,其实是印刷品做旧,但之前有 “大师” 说 “值百万”,她就当了真。老李用放大镜照给她看:“您看这山石纹理,有网点,明显是机器印的,傅抱石的画是手绘,笔墨有层次感。” 可女士认准了 “大师” 的话,指着老李鼻子骂 “你嫉妒我有宝贝”。
说真话挨骂,说假话良心不安
“有时候真羡慕那些只说好话的‘鉴定师’。” 丰宝斋的小王师傅刚入职时,跟着老李看画,遇到明显的仿品,他试着委婉地说 “这画风格不太对”,藏家追问 “那就是假的?”,他点头,结果被骂了半小时。
后来小王学着绕圈子:“您这画挺有特色的,喜欢就好好收着。” 藏家反而高兴,觉得 “这师傅懂行”。可老李骂了他一顿:“咱们是正规回收,说半句假话都是坑人。他今天把仿品当宝贝,明天可能就想高价卖出去,到时候被骗了,更恨我们没说真话。”
有次老李鉴定一幅 “黄胄毛驴图”,画得驴不像驴、马不像马,他直接说 “假的,别再花冤枉钱装裱了”。藏家是位退休教师,当时眼圈就红了:“我攒了半年退休金买的,你怎么能这么说?” 老李陪着他坐了俩小时,翻出黄胄的真迹画册,一点点讲哪里不对,最后老先生抹着眼泪说:“谢谢你,虽然难受,但总比一直被骗强。”
“说真话挨骂,至少夜里睡得着。” 老李说,丰宝斋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管藏家多生气,鉴定结果必须如实说,哪怕生意做不成。去年有位老板带着 “吴昌硕花卉图” 来,说是准备送人的,老李看出是仿品,直接点明:“您送这个,懂行的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丢面子。” 老板当时很不高兴,第二天却送来锦旗 —— 他后来找了别的专家,果然证实是仿品。
难就难在,专业解释敌不过 “我愿意信”
“您这画用的是化学颜料,民国时期根本没有这种颜料。” 老李拿出紫外线灯,照在一幅 “齐白石虾图” 上,颜料发出荧光。藏家却指着灯说:“这破灯不准!我这虾看着多精神,肯定是真的。”
在书画鉴定里,科学手段比肉眼更靠谱。丰宝斋的工具箱里,光谱仪能测颜料成分,纤维镜能看纸张年代,可很多藏家宁愿信自己的眼睛,也不信仪器。有位藏家的 “李可染牧牛图”,纸张是 80 年代的机制纸,老李把检测报告给他看,他却说 “这纸就是老的,你们仪器坏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 “我朋友说是真的”。有位小伙子的 “潘天寿鹰图”,明显是仿品,他却掏出手机:“我朋友圈里有个鉴宝专家,说这画值 80 万,你凭啥说假?” 老李一看那 “专家” 的朋友圈,全是 “这画真迹,价值百万” 的评论,再点进去,连个资质证书都没有。
“我们不怕藏家不懂,就怕藏家懂点皮毛就觉得自己是专家。” 老李说,书画鉴定是门学问,得学笔墨、学历史、学材料,不是看几期鉴宝节目就能会的。丰宝斋的师傅们每年都要去博物馆进修,看真迹、记特征,就是怕看走眼,可有些藏家,买本《名家字画入门》就敢自称 “行家”。
我们上门鉴定,不只为了收画
丰宝斋推出上门回收,有个私心:希望能在藏家的 “主场”,让他们更冷静地听建议。老李上门时,从不直奔主题,先跟藏家聊画的来历,听他们讲和画的故事,等气氛缓和了再谈鉴定。
有位阿姨的 “徐悲鸿马图”,是她结婚时父亲给的,她一直当传家宝。老李上门看画,先夸 “这画保存得真好,您父亲肯定很疼您”,阿姨笑了,才愿意听他说 “您看这马的后腿,徐悲鸿画马,后腿肌肉线条是‘S’形,您这画是直线,不太对”。最后阿姨虽然难过,但还是说:“谢谢你告诉我,至少我知道这不是真的了,以后不会再被骗了。”
“我们上门,不光是为了收画,也是想让更多人明白,真爱画,就得尊重专业。” 老李说,他们最怕藏家因为执念,把仿品当真迹去投资,最后血本无归。有位老板因为相信自己的 “眼光”,买了一屋子假字画,花了几百万,等意识到被骗时,差点想不开,还是老李陪着他一点点整理,帮他止损。
现在老李上门鉴定,总会带本《常见仿品特征手册》,里面印着真迹和仿品的对比图。“您看,这才是真的,您这画是仿的,但仿得也算用心,喜欢可以留着欣赏,别当投资就行。” 他尽量把话说得委婉,既说清事实,又照顾藏家的感情。
其实藏家对字画的爱,丰宝斋的师傅们都懂。他们自己也是藏家,家里也有宝贝,知道那种 “拥有珍品” 的喜悦。但爱不是盲目,就像爱孩子不能纵容他犯错,爱字画也得接受它可能是仿品的事实。
如果您家里有字画,觉得可能是真迹,不妨联系丰宝斋上门看看。他们的师傅不会一上来就说 “假的”,会听您讲画的故事,会用工具一点点分析,会把真迹的特征讲给您听。就算最后发现是仿品,至少您能明白哪里不对,以后不会再被自己的爱好 “绑架”—— 这大概就是专业回收机构的意义:不只回收字画,更回收藏家的清醒和理性。
老李常说:“我们宁愿今天挨骂,也不想明天看到藏家被骗后后悔。” 这大概就是书画收购行当里,最实在也最无奈的坚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