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书法,却对八年前在王静秋老师丰南工作室初见的那幅“佛”字念念不忘。昨夜,王老师将此作发至我的“乒乓研究”微信群,字迹如旧,墨香犹存,竟让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诗人善感,我亦借着这份灵感,姑且“瞎想”一番,提笔记录心中所思。
一观:剪影如画,静动相生
这“佛”字,初看宛如一幅水墨剪影。左部单立人似一位垂目老僧,伫立如松;右部“弗”字如金鸡独立的女子,身姿轻盈。一动一静,一刚一柔,恰似禅意与红尘的对话,令人心生遐想。
二品:歌韵流转,情思暗藏
细品其形,这“佛”字又似一曲未完的抒情歌。恍惚间,耳边响起《女人是老虎》的戏谑歌词:“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可歌中未言小和尚心动后的结局,王老师却以一笔“佛”字悄然补全——老僧与女子相对而立,似低吟“阿弥陀佛”,眉目间藏着欲言又止的慈悲。
三悟:定格景致,禅意留白
再凝神细看,“佛”字中藏着人间烟火与禅机。告子云“食色,性也”,此字却将人之常情凝于笔墨:老僧与女子相对,一者持戒,一者含情,恰似红尘与净土的交界。既有世俗的鲜活,又留禅意的空白,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品出几分超脱。
读者朋友,对照王静秋老师这一笔“佛”字,您觉得我这番“瞎想”,可有几分道理?
附:王静秋艺术简历
王静秋,男,1956年9月生,汉族,河北唐山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号诗题红叶,别号明月堂主、善行者。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国礼艺术家、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榜书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中企艺联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退役军人红色文化艺术团拥军艺术家、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艺术家、中国新时代爱国拥军公益慈善艺术家、中华全国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央视CCTV书画频道特约书法家、中华摄影报记者。自幼秉承家教,酷爱书法,以行草书擅长,曾获全国第五、六、七届“金鼎奖”书画大赛金、银奖,出版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王静秋诗词书法卷》,现为专业诗人书法家。新浪微博:诗题红叶一书者静秋。
文/陈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