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一块块垒起,小梦想一点点长大。8月13日下午,随着“升旗台” 积木稳稳落在“我的小学”模型操场上,为期四节的乐高成长小组画上了圆满句号。活动由惠州市雨天使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以下简称“雨天使”)乐乐箱计划项目特别策划,面向即将升入普通小学的孤独症、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通过“小组进阶+主题拼搭”的玩乐模式,系统提升孩子们的模仿跟随、认知发展与表达能力。9 名特殊儿童在老师及志愿者的陪伴下,完成了从“两块积木”到“六块积木”、从“自由拼搭”到“团队合作”的华丽跨越,用彩色颗粒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往普通小学的“隐形桥梁”。

从“两块”到“六块”:精细动作与专注力的进阶

第一节课,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乐高积木,并选出两块不同颜色积木随意拼搭,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模仿;每节课增加一块积木,到第四节课,任务难度升级到六块积木的立体结构,孩子们已能在老师的提示下独立完成。“我们遵循‘小步子、多循环’的康复原则,每节课只增加一块积木的难度,却能让孩子们体验持续成功的喜悦。”活动督导严老师介绍:“通过模仿拼搭,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和观察能力。”

数字不再抽象:顺数、倒数、排序齐上阵

“谁能把1—9的数字积木按顺序排好?”老师把数字认知巧妙融入课程,引导孩子们通过顺数、倒数及数字积木排序,巩固数学基础。“1、2、3……”,孩子们一边喊着一边将对应数字的积木排队。

主题拼搭:循序渐进,在拼搭中成长

小组由简至难将四节课程对应四大主题,每节课前,老师都会用PPT展示真实场景图片,让孩子们先有“看见”,再有“拼搭”。以“自由拼搭-俩俩合作-小组拼搭-集体拼搭”的进阶方式,从最初的“想怎么搭就怎么搭”,到后来的“你负责楼梯、我负责升旗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悄然生长。

作品分享:助力语言表达提升

“我们给停车场的位置编了号,可以按顺序停车”。“我负责搭教室,有老师在给小朋友上课”。“我搭的是升旗台,星期一要升国旗!”......在每一节的分享环节,孩子们从开始的紧张到最后自信地介绍自己的创意,语文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乐高不仅是一种玩具,更是孩子们学习和表达的工具。通过四节课程的阶梯式训练,孩子们在模仿能力、专注力、语言表达及社交互动方面均有明显进步,为适应普小的学习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一块块小小的乐高,正悄悄搭起特殊儿童通往普通小学的“彩虹之路”。

未来,雨天使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课程,为特殊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多元化支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记录者:李鸿国)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