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兴市延令街道鼓楼社区内人头攒动,一场以“‘邮’记抗战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红色邮展在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泰兴市老干部集邮协会主办,通过方寸邮票串联起全民抗战的壮阔史诗,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方寸邮票承载家国记忆。展厅内,9部20组珍贵邮品按时间轴线有序陈列,从“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印记到平型关大捷的胜利曙光,从东北抗联的烽火硝烟到抗战胜利的举国欢腾,每一枚邮票都如同时光胶囊,定格着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珍贵瞬间。集邮协会李梅英手持放大镜,为围观的青少年详细讲解。通过“看邮集、听故事、学历史”的沉浸式体验,参与者们深刻感悟到:今日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铸就的丰碑。
薪火相传续写时代新篇。活动现场,中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之家与社区工作者组成服务队,为观众提供讲解引导、秩序维护等服务。“作为新时代志愿者,我们既要传承抗战精神,更要将其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这是志愿者的心声。据统计,该社区今年已开展助老扶困、文化传承等志愿服务127场,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
集邮文化厚植家国情怀。鼓楼社区的集邮传统可追溯至1943年。据编纂中《鼓楼社区志》记载,当年扬州集邮家宋和鸣在鼓楼天瑞巷邮局后厅创办“艺鸣集邮社”,不仅经营中外邮品和集邮书刊,更开创性地举办邮识讲座、编印邮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鼓楼人、泰兴人,培养出多位记入中国集邮史册的集邮组织、集邮刊物、集邮专著和集邮领军人物。社区党委书记潘亚萍介绍:“我们正在建设的乡愁馆已收藏多件民国以来的邮品,未来将成为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基地。”
编撰社区历史开创美好未来。目前,历时多年编纂的《鼓楼社区志》已进入终审阶段。这部数十万字的志书不仅详实记录了社区自然变迁与经济发展,更专设“抗战记忆”章节,通过口述史、老照片等形式保存多位亲历者的珍贵回忆。潘亚萍表示:“要让社区志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活教材’,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引领我们共创美好未来。”
本次活动得到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中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之家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公益记录者丁玉林在采访中感慨:“当邮展的红色光芒与志愿服务的温暖力量交相辉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图景。”(记录者:丁玉林)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