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近日,深圳市百年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向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00万元,用于支持“社区数字家政青年创业就业培训项目”。据悉,该项目将融合数字技术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为青年投身家政服务行业搭建广阔平台,帮助青年掌握数字家政领域的前沿知识与实用技能,提升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业为家政行业注入年轻活力,推动社区新经济发展与数字家政新经济发展向数字化转型、规范化方向发展。
(左:百年家政董事长胡连凤 右:青创基金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梁范栋)
次日,百年家政董事长胡连凤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经济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委员会执行主任鲍伟,汇报了该项目立项的“初心和意义”,汇报得到了社科院鲍主任及其他领导们的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
在此次大会上,执行主任鲍伟表示,中国深圳走在数字城市新经济发展的前沿,顺应国家“数字经济”、“家政兴农”和“就业优先”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社区新经济发展与社区数字家政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据统计,社区经济与家政服务每年可提供超过3000万个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特别适合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退役军人、军嫂、女性等特殊群体创就业。该项目汇聚“政、校、企、社、基金、组织”多方力量,共同探索数字家政发展新路径,为特殊群体创造高质量创业就业机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经济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社区新经济发展课题组”组织长骆亚男表示,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动全社会力量,推动人人参与“基层治理”与“便民服务”工作,中心搭建了“数字社区便民服务平台”与“社区数字家政服务平台”。这两大平台将通过两大服务体系,赋能“基层治理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社区便民服务全生态落地”,系统构建社区“生态链、产业链、经济链、人才链、数据链、信息链、AI应用”。具体来看,中心将为每个省提供一套“数据中台”,为每个市提供一套“管理平台”,为每个区县独立部署“母子系统”,为每个社区提供一套“应用系统”;同时,还可以为“政、校、企、社、基金、组织、商家、创客”定制系统。
此外,中心将携手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地方政府及地方行业组织,共同打造省级、市级、区县级“社区新经济发展人才产业园”和“社区数字家政人力资服务产业园”,大力支持校企共建“产教融合”项目以带动创业就业,提供有温度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实现全国社区有温度的便民服务及“一老一小”服务,为社区(村委)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补短板、提水平、增效能、强赋能、减负担。未来,中心将加快推动社区新经济发展产业生态共创,秉持“扎根社群、立足社区、辐射全国”的服务理念,实现“文化赋能、文旅富民、文体强民、文商惠民”,助力乡村振兴,为城乡融合发展贡献力量,进一步提升社区价值,丰富城乡居民活动,拓宽多元化创收渠道。
百年家政董事长胡连凤表示,项目立项的目的,就是为“社区、企业、商家、创业者、从业者”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赋能,同时实现“为国创收、为企减负、为民创富,为创业者提供‘5免1金0风险’的创业平台”。在全面建设数字中国与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共建、共享、共商、共赢”是公众心底的呼唤,是这个时代迸发出的声音。一个充满生机、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竞争,更有利于发展;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才是充满希望的民族。作为当代青年,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产业生态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在党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贡献力量,是我们的唯一选择,我们没有理由吝啬自己的青春与热情。传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是共建美丽中国、数字中国,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一颗螺丝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这有助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同时,需加强基层数字治理与便民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为创业者赋能,推动社会重心向基层下移。我们要向社会证明:我爱我的祖国,我们是朝气蓬勃的新时代青年,共同打造“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有担当、有使命”可传承的百年家政。
9月3日至9月18日,百年家政联动一刻钟三创、千亿谷、卓越安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深圳市佰众强企业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携手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社区数字家政创业就业培训项目组”,在“深圳、广州、东莞、惠州、惠阳、重庆、成都、贵阳、南坪”等地,组织及开展了38场“社区数字家政创业就业培”公益培训,将联动“政、校、企、社、基金、组织”协调作战,常态化开展公益培训。(记录者:李鸿国)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