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近日,记录者驱车沿106国道来到文安县兴隆宫中学四楼书画兴趣室,只见一位年近六旬的李卫华老师正为爱好书法的学生们娓娓道来书法常识。李卫华老师于2022年从兴隆宫中学正式退休,但他退而不休,始终心系学校学生的书法兴趣培养。这次他欣然接受学校邀请,被聘为书法辅导员,继续用满腔热情浇灌着孩子们的书法梦想。在宽敞明亮的书画教室里,李老师时而讲解基本笔画要领,时而示范运笔技巧,学生们围坐一圈,眼神专注地聆听着这位老教师的谆谆教诲。这份跨越退休界限的教育情怀,犹如秋日里绽放的桂花,在校园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李卫华,1962年8月10日出生,河北文安人,廊坊师范专科。自幼受到舅爷爷的潜移默化,他开始对毛笔字产生了浓厚的好奇与好感。那时年幼的李卫华常常观察舅爷爷挥毫泼墨,被那份沉稳与优雅所吸引。尽管年纪尚小,他却对毛笔的握法和墨迹的流动表现出了特有的敏感。进入小学三年级后,李卫华对毛笔字的兴趣日渐浓厚,渐渐从单纯的欣赏转向实际的练习。他开始系统地学习基本笔画,临摹简单的字帖,慢慢掌握了毛笔字的入门技巧。这一阶段的启蒙,不仅为他后来的书法之路奠定了基础,也培养了他耐心细致的品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卫华在书法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最终成长为一名在毛笔字方面有所造诣的爱好者。

李卫华是一位扎根基层教育四十年的优秀教师。1982年,年仅二十岁的他迈出人生第一步,踏上三尺讲台。在赵各庄中学开始了教学生涯,两年后调往史各庄中学任教,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几年。

自1996年起,李卫华开始在兴隆宫镇中学工作,直至2022年一直从事历史.书法教学岗位,期间致力于书法教育的普及与传承。他先后加入多个书法界的专业组织,包括廊坊市老年书法研究会、河北毛体书法家协会、长城书法协会以及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当代艺术家研究会,展现其在书法领域的广泛影响力与活跃参与。多年来,李卫华以其深厚的书写功底和教学热情,为书法艺术在基层的推广贡献了重要力量。

李卫华老师自踏上教育岗位起,便扎根于教学一线,手持粉笔,坚守三尺讲台。三十多年来,他经历了无数个春秋冬夏,无论寒暑往来,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乐于奉献,甘为人梯,以满腔热情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用平凡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教师之歌。

李卫华老师为人师表,始终以春风化雨般的耐心与温情,呵护每一位青年教师成长。在平时的教学交流中,他从备课环节开始,就主动关心年轻教师的教学计划,细致地提醒他们关注教材重点、课时分配和教学活动的设计,甚至亲手帮他们修改教案,力求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在课堂上,李老师时常默默坐在后排听课,课后他会轻轻走到年轻教师身边,先是表扬亮点,再温和提出改进建议,比如语言节奏、师生互动的方式或板书布局等细节,每一次指点都真诚而具体。他没有丝毫架子,也不藏私,总是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倾囊相授。年轻教师有时遇到棘手的学生问题或者课堂突发状况,李卫华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忙分析情况、寻找对策,用行动传递着“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这一信念。时间久了,大家都说他像一棵大树,安静而坚定地为后辈遮风挡雨,助他们茁壮成长。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这份润物无声的陪伴与指引,让一批批年轻教师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李卫华的书法艺术造诣深厚,笔力劲健而不失飘逸之神韵,灵动中又蕴含雄浑之气韵。他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贡献卓著,学校墙体的每一处文化点缀,都浸润着这位老教师对传统文化、诗词歌赋与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深刻理解;处处凝聚着他对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满腔热爱;生动彰显了他对教育事业、对生活的无私奉献精神。即便在繁忙的课余时间,他也时常伏案挥毫,对待每一次书写都一丝不苟,力求每一个字都完美精湛,充分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敬畏与不断精进的专业态度。

李卫华是一位深受同事尊敬和喜爱的好同事。在学校工作时,他总是以实际行动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每天上班,他都主动打扫办公室卫生,为大家打水,从不推诿、从不偷懒,用真诚的劳动营造了干净整洁、团结温馨的工作环境。周末时,李卫华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帮助身边的同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无论是帮忙搬运物品、照料老人,还是协助修理家电,他都有求必应,尽心尽力,得到了大家由衷的认可。

除了在学校中团结同事、乐于奉献,李卫华在家里也是一个令人称赞的孝子。他尽心尽力地照顾年迈的父母,让双亲安度幸福的晚年。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老人身体健康、心境愉悦,家中儿孙绕膝,欢声笑语不断,一家人相处和睦,幸福美满。李卫华用自身的言行,既温暖了同事,也守护了家庭,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现的责任感与爱心,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李卫华老师自2022年退休后并没有选择在家中安享晚年,而是用自己的笔墨继续书写着精彩人生。每当燕雄书画院组织书画笔会活动,总能看到他精神矍铄的身影。

李卫华老师的书法功底尤为深厚,尤其擅长毛笔楷书和隶书。他笔下的楷书端庄秀丽,结构严谨,每一笔都透着从容与稳重。而他的隶书则古朴大气,笔力遒劲,字里行间透露着岁月的沉淀。李老师常说,退休后的这些年,通过参加书画活动,他不仅保持了书法的技艺,更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看来,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正如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22年7月5日是李卫华老师最难忘的日子,他手捧鲜花,接过那本沉甸甸的光荣退休证书。当他缓步登上主席台,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庞,这位在教育战线坚守了四十个春秋的老教师,眼眶渐渐湿润了。他的手指微微颤抖,轻轻摩挲着证书上烫金的校徽,仿佛在触摸自己四十年的教育人生。这四十年教学生涯中,有耕耘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他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无数求知的心灵,用坚守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记录者:张庭怀)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