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发表六十二周年,进一步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实践担当精神,天津市静海区《望河轩》根治海河纪念馆在建馆两周年之际,隆重举办了庆典活动。活动于十一月十七日上午举行,京津冀地区的文史学者、曾亲身参与根治海河的老河工、“铁姑娘排”的模范代表应邀出席。静海区原老领导也在百忙之中参加了庆典。公益记录者用镜头真实捕捉了活动的珍贵瞬间。
活动现场,老河工和爱心人士捐赠了当年海河工程使用过的老物件及珍贵史料,这些实物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传递着根治海河的记忆。大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东大鼓传承人李国岐及其弟子为观众演唱了《望河轩》根治海河颂,激昂的旋律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用艺术形式再现了那段奋斗历程。
根治海河纪念馆坐落于静海镇胡家园运河岸边,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根治海河的全景图片,瞬间将参观者带入当年的场景。据创办者魏宗宽介绍,展馆分为五个部分:海河流域源起概况与多灾多难、一九六三年抗洪救灾成效显著、根治海河工程的伟大壮举与辉煌成就、静海人民根治海河的英雄气概与不朽功绩、根治海河功臣们的足迹和海河精神的赓续与传承。馆内收藏了上千件展品,包括书籍资料、工具用品、图片影像等。
展馆内,一件件根治海河时使用过的工具、一份份泛黄的文献、一张张历史图片,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在当时工地上,涌现出“小老虎班”“铁姑娘连”等英雄集体,以及妻送夫、母送子、父子兄弟同上阵的感人故事。当年“王口铁姑娘排”的排长副排长、现已七旬的张志荣、刘素华老人亲临现场,与大家共同回忆青葱岁月,事迹感人至深,令人敬佩。
六十年前,为摆脱水患,让海河安澜惠民,数十万建设者响应号召,扛起铁锹、推起小车,奔赴海河工地,用汗水和毅力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壮丽凯歌。那些日夜奋战的场景、并肩作战的情谊、攻坚克难的坚守,是亲历者最珍贵的记忆,也是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这份珍贵记忆之所以能跨越时空,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离不开魏宗宽夫妇的无私大爱与坚守。两年前,他们怀着对根治海河精神的崇敬,不计回报,默默付出,将满腔热忱倾注于展馆建设。从四处征集展品到精心布置展厅,从梳理历史脉络到讲述动人故事,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每一个场景都饱含着他们的深情。如今,展馆里的老照片、旧工具和生动场景,无声诉说当年根治海河的艰辛与辉煌,让更多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使根治海河精神有了传承的载体。
两年来,无数人走进这座展馆,触摸历史、感悟精神。孩子们通过展品了解先辈奋斗历程,年轻人从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力量,老河工们重温激情岁月。展馆已不仅是一座陈列场所,更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的教育基地,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这份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魏宗宽夫妇用平凡的善举,做了一件不平凡的大事。他们为亲历者留住了珍贵回忆,为后代搭建了学习平台,为社会传承了宝贵精神财富。他们的无私奉献,正是根治海河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根治海河纪念馆越办越好,吸引更多人走进来、学进去,让根治海河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根治海河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记录者:张庭怀)
责任编辑:吴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