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前行,那就是红色精神。它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民族的天空;又似熊熊的火焰,点燃了我们的斗志与希望。7月12日上午,公益记录者驱车来到雄县杨庄红色书画院,一幅幅饱含革命激情的书画作品映入眼帘,笔走龙蛇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几位年过7旬的书画家正全神贯注地挥毫泼墨,笔尖流淌着对红色文化的深情厚谊。书画院创办人杨广华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初心,这位已退入二线的人民教师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说:"红色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要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在他的带领下,书画院不仅成为当地红色教育的基地,更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参观学习。
杨广华是一位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1967年出生于雄县米家务镇杨庄村,他从小就对红色革命历史怀有深厚感情。中学时期,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烈士陵园祭扫活动,聆听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这些经历在他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作为一名教师,杨广华深知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抗战历史,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战时期的诗歌作品。在课堂上,他经常结合米家务地区的抗战历史,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通过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杨广华不仅教书育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批学生从小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杨广华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从2022年退居二线后,依然发挥余热。不图名利,甘于奉献,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毅然利用自家院落,投入个人积蓄创办雄县杨庄红色书画院,并邀请当地老党员和书画家共同参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红色精神的传承。
这座书画院不仅是一个文化场所,更是一座精神的灯塔。在这里,老一辈革命者的故事通过诗歌、书画艺术得以延续,红色基因得以代代相传。杨老师的选择告诉我们,退休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新的起点。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播者。
红色血脉需要我们共同守护。从革命先烈到今天的杨广华老师,一代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更应该主动接过这根接力棒,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无论是建立文化场所,还是参与公益活动,亦或是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都是对红色精神最好的传承。让我们以杨广华老师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精神,让革命的火种永远不灭。(记录者:张庭怀)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