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节的星光点亮会场,那些身着“旗帜小记者”马甲的小小身影,与身旁默默守护的家长们,共同勾勒出最暖的风景。当旗帜小记者们攥着采访本的手心或许还带着紧张,却敢用稚嫩的声音追问真相、传递美好;家长们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孩子,掌声里藏着骄傲,眼神中裹着温柔,把支持与期许悄悄融进每一个瞬间。正是这份“小勇敢”与“大守护”的双向奔赴,酿成了活动中一个又一个戳中人心的感动。接下来,我还原每一帧的温柔与感动,让眼眶发热的珍贵片段。
感动一:一所学院半部防卫学教科书
国际安全防卫学院院长近20年的老友,得知我要做记者节活动,叮嘱助理本次记者节想用用哪个会场都可以,大到容纳1200人,小到容纳40人全力支持!正是这样的耿直和坦诚让我见证从“云海精英”到“防卫学院”的历程,从民间机构到为国家军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的他们,他们缔造了很多奇迹,例如:来访百位外国领导人护卫、国际级比赛安防等。
感动二:企业家们追着“喂饭”
中阿网总裁最近频繁问:杜老师,还缺什么,我干点什么,你说话,你别不好意思说。北京君鹤农业、辽宁博奥恩普、吉林企业家、兴安盟企业家、北京京肤医学、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等纷纷资助本次活动,感动感恩有你们,何德何能得到你们的善意,未来我要呵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善意。
感动三:雄安少年赴京主持
“旗帜少年阅读”活动在雄安爱景小学活动中崭露头角的陈梓墨、郭效竹,此番通过姜军校长推荐赴京主持,雄安少年自带光芒与力量!三年级的陈梓墨以沉稳台风尽显风采,一年级的郭效竹虽尚有识字未全的稚气,却用满格的热情、滚烫的激情冲破局限,以纯粹热忱点燃全场氛围。
雄安少年用超越年龄的投入与光芒,诠释了何为“少年自有少年强”,让舞台因这份赤诚与活力愈发鲜活动人。
感动四:一盒味多美,藏着“把别人的孩子当宝贝”的温柔
签到处,许一正妈妈的身影一闪、她提着一大袋味多美的点心,手提袋的提手被勒出印痕,我接过暖意。“我买了点点心给孩子们”她笑着把袋子交给我。点心都带着味多美精致包装,味多美的点心不算便宜,满满一大袋,是她特意提前挑选、排队,为孩子们精心搭配,孩子们的笑声里,满是点心的甜香,更满是被珍视的暖意。这一盒盒味多美,装的哪里是糕点,是一位妈妈把“别人的孩子”也当成宝贝的温柔,是不张扬、却沉甸甸的爱心。它不像轰轰烈烈的馈赠,却在这个小小的细节里,藏着最动人的真诚。
甜意在舌尖萦绕,感动在心底蔓延。原来最暖的爱,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就是这样一份恰到好处的惦记,一口甜到心底的美味,悄悄为孩子们的童年,添上了最温柔的一笔。
感动五:两份暖意,漫过时光的甜与暖
味多美点心的酥软与醇厚仍在舌尖萦绕——那是许一正妈妈带来的满满心意,让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漾着满足的笑。活动结束我收灯光,被架子夹破指头,流了点血也没在意。我在处理稿件,旗帜小记者陈诺递过来碘伏棉签、创可贴,“杜老师,我来帮你!”清脆的声音响起,陈诺小朋友踮着脚尖,小手小心翼翼地接过棉签。他学着大人的样子,先蘸了一点碘伏,眉头微微皱着,像是怕弄疼我,动作轻得像羽毛,她的小手还有点笨拙,棉签好几次差点掉下来,却一直专注地盯着伤口,一点一点把血迹擦拭干净。我说“你哪来的创可贴。”她说“妈妈刚买的。”
贴创可贴时,她先把边角对齐,然后用小小的指肚轻轻按压,我低头看着手上歪歪扭扭却满是诚意的创可贴,一份是家长记挂着孩子们的味蕾,一份是家长惦记着老师的伤痛,还有一份是孩子纯粹又真挚的关怀——这些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藏着最动人的温柔。伤口的刺痛渐渐淡去,心底的暖意却越来越浓。
原来最珍贵的感动,从来都藏在这些日常的细枝末节里:是一盒精心挑选的点心,是一袋及时送来的药品,是一双小手笨拙却认真的包扎。这些细碎的善意像星星一样,在平凡的日子里闪烁,让师生之间、家校之间,都浸满了暖暖的温情,漫过时光,甜到心底。
感动六:一枚曲别针,藏着无需言说的默契
活动现场正忙着给孩子们佩戴绶带,喜庆的红色绶带衬得一张张笑脸格外精神,我说:“糟了,曲别针不够了,剩下的绶带没法固定了!”话音刚落,大家都有点手忙脚乱。我和安全防卫学院助理要来小夹子,没有曲别针固定的理想,我翻遍了物料袋,又问了在场的几位家长,都没能找到多余的曲别针——这小小的物件,平时不起眼,此刻却成了关键的“拦路虎”。“杜哥你别管了,我美团下单了,一会就到!”张桓语妈妈的声音忽然传来,“骑手马上送过来,快得很!”她一边说,一边安抚旗帜小记者们。不一会曲别针送到了“我特意选了这种带卡扣的,固定得牢,也安全。”她一边说,一边拿起别针帮孩子们固定绶带,指尖灵活地穿梭在绶带之间,动作又快又稳。一枚枚小小的曲别针,像一个个精巧的小支点,稳稳地撑起了孩子们胸前的绶带,也撑起了活动的顺畅进行。孩子们戴着整齐的绶带,昂首挺胸地站在队伍里,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我拿起一枚剩下的曲别针,小小的、亮亮的,捏在手里轻得几乎没分量,可心里却沉甸甸的——它承载的哪里是固定绶带的功能,是张桓语妈妈的细心观察,是她不愿让孩子失望的贴心,是不声不响为活动兜底的热忱。活动顺利进行着,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现场。我看着那些被曲别针固定得整整齐齐的绶带,忽然读懂了“细微之处见真情”的深意。不是所有感动都要轰轰烈烈,有时候,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是把小事放在心上的认真,是一枚曲别针里藏着的、对孩子们最纯粹的温柔。这枚小小的曲别针,成了活动里最温暖的注脚,也让我们明白,最珍贵的默契与善意,往往就藏在这些不为人注意的细枝末节里,悄悄温暖着每一个瞬间。
感动七:幕后微光,是最暖的志愿星光
活动签到台旁,袁羽桐的身影格外显眼。她穿着整齐的旗帜小记者马甲,手里握着签到笔,正低头认真核对名单,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羽桐,真的不用先休息一下吗?”我忍不住走过去问。她抬起头,眼里带着一丝疲惫,却立刻摇摇头,声音轻轻的但很坚定:“没事老师,签到环节很关键,我能坚持。”家长口中得知,袁羽桐这几天一直发烧,浑身乏力,可她记着要过来做志愿服务。签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她立刻打起精神,熟练地引导登记、领取物料。遇到年纪小的孩子,她会弯腰温柔地说:“小朋友别着急,跟着爸爸妈妈在这里签字哦”;碰到不清楚流程的家长,她又耐心地一遍遍讲解。活动进行中,她担任礼仪一会儿帮着维持现场秩序,提醒孩子们排好队伍;一会儿又主动接过工作人员手里的物料,悄悄送到需要的地方。
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心里满是感动。生病时本该娇气地躲在怀里撒娇,可袁羽桐却选择用小小的肩膀扛起责任,用单薄的身影守护着活动的顺畅。她的志愿服务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在每一次耐心的引导里,每一个认真的眼神里,每一次带病的坚持里。这小小的身躯里,藏着大大的担当;这份带病的坚守,像一束温柔的星光,不仅照亮了活动现场,更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了责任与善意的种子。
感动八:自带的彩妆,藏着不请自来的温柔
活动现场,旗帜小记者们穿着整齐的采访服,一个个挺胸抬头,眼里满是期待,可眉宇间总少了点仪式感的鲜亮——活动流程里没安排化妆环节,大家都默认就这样上台。
刘婉茹妈妈有备而来化妆包走了过来,这已经不止一次是为孩子们化妆,笑着对我轻声说:“我给孩子们化妆,让他们简单化个淡妆,上镜更精神,孩子们也开心。”来的路程远未来得及吃饭,我愣了一下,随即心头涌上一股暖流。她的动作格外轻柔,阳光下,她专注地给每个孩子打理妆容,等所有孩子都化完妆,一个个精神焕发,脸颊透着自然的红晕,眼神里多了几分自信。没人要求她这么做,这不是活动安排的任务,可她却把这份“额外”的心意,悄悄藏进了每一次轻柔的涂抹里,藏进了为孩子挑选安全化妆品的细心的里。活动进行时,看着旗帜小记者们自信大方地表演,我总会想起刘婉茹妈妈忙碌的身影。
那份不请自来的善意,像一束暖光,不仅让孩子们的形象更鲜亮,更让这个活动多了层温柔的底色。原来最动人的付出,从不是理所当然的安排,而是发自内心的惦记,是把别人的孩子放在心上,主动递出的那份温暖。
感动九:隔壁不都是老王,还有靠谱的兄弟
真的被隔壁公司的两位朋友狠狠暖到了!得知我有活动,你们主动说要搭把手,还早早赶到会场忙前忙后,布置场地、定格瞬间,用最实在的行动帮我扛下了好多事。
没有刻意的客套,全是力所能及的真心支持,这份不请自来的温暖,让整个活动都变得格外有温度。何其幸运,能有这样靠谱又热心的邻里朋友,这份情谊我一直记在心里,真的太感谢你们啦!
结尾:以善意织就星河,让感动温暖岁月
记者节的星光会落幕,但这些藏在时光里的感动,却永远不会褪色。从国际安全防卫学院毫无保留的场地支持,到企业家们主动“投喂”的善意;从雄安少年闪耀舞台的赤诚,到家长们藏在细节里的温柔——一盒点心的甜、一枚曲别针的巧、一双小手包扎的暖,还有大屏幕前专注调试的身影,王贵玉哥哥的一句我请大家吃饭、七公藏于希群哥哥一句我请大家喝酒……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串联起了最动人的篇章。
原来最珍贵的感动,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有人愿意为你搭起舞台、为你补齐“短板”、为你惦记冷暖、为你守护细节。这些细碎的善意,像点点星光汇聚成星河,也许有时候就是一句话的鼓励,一句有事你说话、一句放心交给我、一句没问题你放心、一句肯定的话语沉甸甸照亮了旗帜小记者们的成长之路,也温暖了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这份跨越家校、邻里、伙伴的双向奔赴,会成为我们心中最柔软的记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滋养着善意与温暖,让每一次相聚都满是光芒,让每一段岁月都因这份感动而愈发厚重绵长。(记录者:杜海义)
责任编辑:吴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