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喜峰口的板栗园里却暖意融融,50 余名栗农正围拢在一起,聚精会神听农技专家现场指导。这场深受欢迎的义务农技培训,正是国家级科技特派员、首批全国经济林咨询专家、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张京政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专程送来的“冬日赋能大餐”。

“板栗冬季修剪要遵循‘疏枝透光、留强去弱’原则,徒长枝、病弱枝一定要及时剪除,才能为来年养分集中供给打基础。” 田间地头,张京政教授手持修剪工具,站在板栗树下现场示范,粗糙的枝干上,他用红绳标注出修剪节点,一边操作一边拆解技术要点,“嫁接时要注意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齐,包扎要紧密,这样成活率才能达到90% 以上。”

作为中国板栗之乡,迁西县的板栗产业是当地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是全国首家板栗行业合作社,现拥有社员5000余户,由于这里山高路远,造成栗农们冬季管理不到位,成为制约板栗提质增产的“拦路虎”。得知栗农们的迫切需求后,张京政教授主动放弃周末休息,专程赶赴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为栗农们带来“量身定制”的义务培训。

课堂上,张教授既讲理论知识,又教实操技巧,从板栗冬季防寒、水肥管理,到优质品种嫁接、病虫害绿色防控,每个知识点都结合迁西当地的土壤条件与种植实际,讲解得通俗易懂。栗农们听得专注,有的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有的用手机拍摄示范过程,遇到疑问便当场请教,张教授一一耐心作答,手把手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手法。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三尺讲台到板栗果园,张京政教授始终坚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初心。此次迁西之行,只是他无数次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而这份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奉献精神,也让他成为了当地栗农心中的“板栗财神”。(记录者:张国华)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