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阳光明媚。我作为旗帜小记者,有幸采访了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观礼的“北京榜样”李培义。
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北京首家“类博物馆”,这里收藏着与“德”相关的400余块牌匾、500余张古代拓片、1200余件名人名家篆刻和书法作品。
李培义馆长是一位有着46年党龄、40年军龄的退役大校。退休前他是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画报编辑部副主任。
2012年退休时,李爷爷便给自己定下了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抱德守一” 的12字方针。李爷爷告诉我,他最初通过写信向全国征集道德文化实物。他给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收藏家写了上千封求助信,请他们为传播道德文化做公益活动。那些热情、诚恳、真挚的千言书信,打动了无数艺术家。包括原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等都为崇德堂送来了作品。
如今,崇德堂收集了全国90%左右著名书法家的作品约两千幅,篆刻作品200枚,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道德牌匾300多块。所有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德”字。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不易,也对李爷爷的坚持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李爷爷作为“北京榜样”代表人物,受邀参加了阅兵现场观礼。
李爷爷说:“道德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并将其传承下去。”作为一名旗帜小记者,这次采访让我受益匪浅。李爷爷的故事告诉我,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