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哈尔滨西站东广场负二层人流如织,日均客流量突破万人次。来自哈尔滨市的侯静柔、赵晨希、庞竹涵、孙叶棠四名学子,以“志愿服务”为笔、“爱心行动”为墨,通过路线指引、国旗传递、书籍捐赠等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在服务中深化对“爱国”与“奉献”的深刻领悟,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25级1班的侯静柔)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25级1班的侯静柔,在志愿服务中始终保持耐心,细致回应每一位旅客的咨询。从协助携带婴儿车的家庭找到无障碍通道,到为赶时间的旅客规划“最快检票路线”,她用专业与热情解决旅客难题。国庆假期里,侯静柔累计服务超200名旅客,递出的每一面手摇小国旗,都伴随着一句真诚的“国庆快乐”。“当看到旅客接过国旗时眼中的笑意,我突然明白,爱国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竭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让‘中国红’走进更多人心里。”侯静柔表示,书本中所学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俯身帮助旅客的瞬间有了最真切的诠释。此外,她精心挑选并捐赠书籍,不仅传递知识,更以实际行动践行“共同富裕”中“精神富足”的内涵,助力有需要的同龄人通过书籍开阔视野、看见更大的世界。

(德强高级中学一年级24班的赵晨希)

      来自德强高级中学一年24班的赵晨希,为确保志愿服务高效开展,提前前往哈尔滨西站熟悉场地,将公交接驳点、便民服务台的位置牢记于心。国庆假期期间,她累计帮扶近200名旅客。赵晨希说:“以前总觉得‘担当’是成年人的事,如今才发现,我们青少年也能在小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庆是国家的重要节日,能在这一特殊时期通过服务让旅客的旅途更顺畅,便是以实际行动为祖国送上祝福。”这正是‘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频共振’的生动体现。在捐赠书籍时,她特意附上纸条并写下“愿知识成为你前行的力量”,她深知“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地,需要每一个人从传递一本书、学习一个知识点等细微之处做起,用点滴行动汇聚力量。

(哈西六十九中学36班九年级学生庞竹涵)

      哈西六十九中学36班九年级学生庞竹涵,凭借沉稳细致的服务态度打动了每一位受助旅客。假期中,她累计服务超200名旅客,成功引导30多位老年旅客找到目的地;为旅客递国旗时,会细心调整旗杆角度以方便对方手持;捐赠的经典名著里,均夹着她手写的祝福卡片,让爱心与温暖随书籍一同传递。“帮老人拎起行李的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标语,而是实实在在的关心与付出。”庞竹涵坦言,此次志愿活动让她深刻认识到,青少年的成长始终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无论是守护旅客出行安全,还是用书籍传递爱心,都是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贡献青春力量。她在活动总结中写道:“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仅为实现个人理想,更为能帮助更多人、为国家发展变得更好而奋斗。”

(哈西六十九中学七年级24班的孙叶棠)

      哈西六十九中学七年级24班的孙叶棠,同样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志愿服务。面对往来旅客的咨询,她始终保持微笑,用清晰易懂的表达为旅客解答路线疑问,帮助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搬运行李、寻找候车区域。国庆假期里,孙叶棠累计服务旅客超200人次,发放手摇小国旗60面,每一次递出国旗,都向旅客传递节日的祝福。在书籍捐赠环节,她挑选了多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成长类书籍,并在书的扉页写下鼓励话语:“愿你在书中汲取力量,勇敢奔赴未来。”孙叶棠表示,通过此次服务,她真切感受到“奉献”的意义,也更加明白“爱国”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作为新时代青少年,要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

      国庆假期期间,四名中学生累计服务旅客超800人次,发放手摇小国旗近300面,捐赠爱心书籍近135本。他们不仅是哈尔滨西站里的“暖心指引者”,更是“爱国奉献”精神的“青春践行者”——在服务中感悟“人民至上”的宗旨,在行动中体会“强国必有我”的使命,用稚嫩却坚定的脚步,走出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国庆佳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记录者:金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