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头条的老张是个退休的钟表匠,家里藏着个宝贝:一张清末民初的紫檀条案,据说是他祖父在琉璃厂做学徒时攒钱买的。去年夏天,故宫的修复师来胡同采风,偶然见到这张案子,摸着案面的 “牛毛纹” 直赞叹:“这料够得上‘寸檀寸金’的说法。”

 

老张心里犯嘀咕:现在市面上的紫檀家具鱼龙混杂,真要出手,怕被贩子压价。经朋友介绍联系上北京丰宝斋,接待他的是位戴老花镜的老师傅,听说过老张祖父的名号 —— 当年在琉璃厂以修复古钟表闻名。“您祖父经手的物件,错不了。”

 

鉴定过程像场细致的考古:先用软布蘸着特殊溶剂擦拭案腿,露出下面的 “金星” 纹理;再测量案面的收缩率,判断是否为整块大料制作。最让人放心的是丰宝斋的 “双盲鉴定” 制度 —— 另一位资深师傅独立复核后,给出的估价与第一位分毫不差。​

 

成交那天,老张特意让儿子用手机拍下条案装车的画面。丰宝斋的工人戴着手套,用定制的棉垫包裹案角,连搬运路线都提前规划好,避开胡同里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您放心,这案子我们收回去,会请苏作老匠人做保养,绝不会随便翻新破坏原味。” 老师傅的话让老张想起祖父常说的:“好东西要遇着懂它的主儿。”

北京丰宝斋:15210016680 010-5332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