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西城区的老胡同里飘着糖炒栗子的香气,李大姐正指挥工人搬家里的旧家具。那个传了三代的红木顶箱柜,被她用旧床单盖着,边角处磨出的包浆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搬家师傅说这柜子太笨重,建议拉去旧货市场,李大姐却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这柜子是正经海南黄花梨,遇着懂行的再出手。”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拨通了北京丰宝斋的电话。半小时后,穿深蓝色中山装的鉴定师就带着工具箱上门了。老师傅没急着估价,先绕着柜子转了三圈,手指轻轻叩击柜门板,侧耳听那声沉郁的回响。“您这是清中期的苏作活儿,” 他掏出放大镜,指着柜门暗榫处的 “回” 字纹,“看这起线多利落,绝不是机器能仿的。”
工具箱里的工具透着讲究:紫檀木柄的卡尺精确到毫米,特制的光源能照出木材深处的纹理。当鉴定师用专业仪器测出木材密度,确定是 “油梨” 级别的海南黄花梨时,李大姐突然想起小时候趴在柜子上写作业,闻到的那股淡淡的降香。最终丰宝斋给出的报价,比她预想的多了近二十万,足够支付儿子的学区房首付。
“我们收家具,不只是看木料,更看里面的人情故事。” 丰宝斋的老师傅给李大姐递过鉴定报告,上面详细记录着木材年份、工艺特征,甚至标注了柜内暗格的位置 —— 那是李大姐从未发现过的地方。后来她在暗格里找到父亲藏的老照片,照片里年轻的父亲正给新做的柜子刷漆,阳光落在他肩头,像极了此刻柜面流淌的光泽。
北京丰宝斋:15210016680 010-53326822